食而无味
检索

当前位置:由之中文网 > 食而无味 > 读书摘抄 > 正文
  • 上一篇:《有大用的中國思想史》阿爾伯特·史懷哲著
  • 下一篇:《康德的世界》 [德]曼费雷德·盖尔 著 黄文前 张红山译
  • 《中国哲学的特质》 牟宗三文集(发布于2019年03月30日,阅读次)

    《中国哲学的特质》 牟宗三文集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说中国以往没有开发出科学与民主政治,那是事实。说宗教与哲学等一起皆没有,那根本是霸道与无知。人不可以如此势利。这里当该有个分别。西方人无分别,还可说。中国人自己也无分别,那就太无出息了。P3

     

    中国思想的三大主流,即儒、释、道三教。都重主体性,然而只有儒家思想这主流中的主流,把主体性附加以特殊的规定,而成为“内在道德性”,即成为道德的主体性。西方哲学刚刚相反,不重主体性,而重客体性。它大体是以“知识”为中心而展开的。它有很好的逻辑,有反省知识的知识论,有客观的、分解的本体论与宇宙论:它有很好的逻辑思辨与工巧的架构。但是它没有好的人生哲学。……宗教是宗教,并不是哲学。 P5-6

     

    中国哲学以“生命”为中心……对于这方面没有兴趣,便不必讲中国哲学。对于以“生命”为中心的学问没有相应的心灵,当然不会了解中国哲学。以西方哲学为标准,来在中国哲学里选择合乎西方哲学的题材与问题,那将是很失望的,亦是莫大的愚蠢与最大的不敬。 P7

     

    我看西方哲学在这一方面的活动所成的理想主义的大传统,最后的圆熟归宿是向中国的“生命之学问”走。P8

     

    它(中国文化)的进路或出发点并不是希腊那一套。它不是由知识上的定义入手的。所以它没有知识论与逻辑。它的着重点是生命与德性。它的出发点或进路是敬天爱民的道德实践,是践仁成圣的道德实践,是由这种实践注意到“性命天道相贯通”而开出的。

    中国的哲人多不着意于理智的思辨,更无对观念或概念下定义的兴趣。希腊哲学是重知解的,中国哲学则是重实践的。

    从德性实践的态度出发,是以自己的生命本身为对象,绝不是如希腊哲人之以自己生命以外的自然为对象。……老子说:“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P12

     

    儒家则与释、道稍异其趣,他们正视道德人格的生命、使生命“行之乎仁义之途”,以精神生命的涵养来控制情欲生命,所以儒家的正德功夫说来并不及佛道的困难。另一方面,儒家的正视生命,全在道德的实践,丝毫不像西洋的英雄主义,只在生命强度的表现,全无道德的意味。

    ……文王被囚于羑里而能演易,可见他是多忧患且能忧患的圣王。 P13

     

    宗教的情绪并非源于忧患意识,而是源于恐怖意识,恐怖或怖栗恒为宗教的起源。P14

     

    由此,恐怖意识为宗教意识中典型的皈依意识,皈依便是解消自己的主体,换句话说,就是对自己的存在作彻底的否定,即作一自我否定,然后把自我否定后的自我依存附托在一个信仰中的超越存在——上帝那里。 P17

     

    此“天”虽似西方的上帝,为宇宙之最高主宰,但天的降命则由人的道德决定。此与西方宗教意识中的上帝大异。在中国思想中,天命、天道乃通过忧患意识所生的“敬”而步步下贯,贯注到人的身上,便作为人的主体。由此,在“敬”之中,我们的主体并未投注到上帝那里去,我们所作的不是自我否定,而是自我肯定。 P18

     

    孟子的民本思想,引《尚书》“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为论据。的确,这两句的意义非常丰富,天没有眼、耳等感官,天的视听言动是由人民体现的。

    ……而西方的上帝与人类的距离极远。极端地高高在上的上帝,又岂能下降于人间呢? P19

     

    正因为“於穆不已”的天命,天道转化为本体论的实在……此思想的形态一旦确定了,宗教的形态立即化掉,所以中国国代没有宗教。 P25

     

    ……《中庸》的首句——天命之谓性。从天命天道下贯说性,是中国的老传统。 P31

     

    《易经》的中心就是性与天道,因此孔子对性与天道,确曾下了一番研究的心血……不过他不愿客观地空谈,而却开辟了仁、智、圣的领域。只要践仁成圣,即可契悟天道。 P32

     

    在西方,耶教不教人成就基督,而是教人成就一个基督徒。耶稣叫人跟祂走以获得真正的生命,然而跟祂走最高限度只是一个忠实的跟从者,到底不能成为基督,因为基督根本不是人,而是神……即以人的形态出现的神……中国的儒家圣人教人希圣希贤,而圣人也是人,因此希圣是的确可以的,不需要说只可希望做圣人的随从……孔子始创的仁与圣一路,确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大跃进。 P33

     

    孔子的“仁”具有下列两大特质:

    (一)觉——不是感官知觉或感觉,而是悱恻之感,即《论语》所言的“不安”之感……有觉,才可有四端之心,否则便可说麻木……“觉”是指点道德心灵的,有此觉才可感到四端之心。

    (二)健——是《易经》“健行不息”之健。《易经》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所谓“天行健”可说是“唯天之命,於穆不已”的另一种表示方式。 P35

     

    追求专门知识的“学”,是以成专家为目的的,并无德性修养的意味,“下学而上达”的“学”……以上达天德为最终目标。 P39

     

    孔子的下学上达,便是希冀与天成为知己。 P40

     

    《中庸》……“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P43

     

    在儒家的道德观,“人能弘道”不但可说,而且具有很深长很丰富的意义。但……耶教以上帝为中心,教义已经规定好,问题只在人能否虔诚祈祷。……《荀子·天论》篇开首很著名三句:“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P50

     

    有人问耶稣,应否纳税给罗马帝国……“让凯撒的归凯撒,上帝的归上帝。”可见耶稣以一刀两断的新手法,诙谐一点说,应用一个简单的“凯撒、上帝二元论”,一刀截断了凯撒和上帝的关系…… P53

     

    自古宗教信仰都有极强烈的排他性……由于不同的宗教信仰相互排斥,永不相解相谅,所以宗教容易沦落。某些宗教工作者甚至沦落到“好话说尽,坏事做尽”的田地,的确是可哀可叹。不同宗教的相互谅解,圣人的应该会合作,以求互相取长补短,这个道理,对中国人是特别容易理解的……P54

     

    天命纯是一条生化之流。这由“唯天之命,於穆不已”即可看到。因此,宋儒有“天命流行”的老话。流行不息的天命流到个体X的时候,便形成X之性。流到Y的时候,便成为Y之性。“於穆不已”的天命永远流行,永远生化创造。而真实的创造之几流到我的生命,便形成我的个性。 P62

     

    但是动物却不能够自动撤销它自己的生命,便是因为动物没有创造性。西方人所言的意志自由或者自由意志,正相当于中国人所言的创造性。不过中国人简单地只说“性”一字,字面上不能看清其涵义。其实这“性”的意义一旦落实,其特征或具体涵义首先是可由西人所言的自由意志去了解的。 P63

     

    禽兽、草木、瓦石均无创造性之性,换句话说,它们的性不如人之有双重意义,而只有下层的意义。可见“天地万物人为贵”。人如堕落而丧失创造性之性,在正宗儒家眼中,是与禽兽无异…… P64

     

    王阳明四句教首句所言“无善无恶心之体”…… P71

     

    孟子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也作恭敬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P72-73

     

    天道只可契(玄合)而不可测,只可尽而不可度。是以中国社会流行的占卜,如源出道家或阴阳家的术数之学,甚至宋儒邵康节的学术,都被许多人相信可以预测未来。然而在儒家心中,对天命、天道应予敬畏,不可随便乱测。否则“窥破天机”是不详的。因为“天机不可泄露”。“窥破”、“泄漏”天机等于偷窃天机,是盗贼行为。……儒家主张对天道的遥遥默契,有极强烈的道德意识在。

    ……人站起来,其他一切才可随之站起来,人不能站起来,那么一切科学、道德、宗教、艺术,总之,一切文化都无价值。这是中国思想的核心,所以孟子是心性之学的正宗。 P75

     

    唐先生说西洋文化精神乃是自觉地求表现者,而中国的文化精神则是自觉地求实现者。所谓自觉地求表现,乃是说先从我们的理性上冒出一些思想或观念,然后再努力去表现这些思想或观念于客观事业者。而自觉地求现实,则是求将本有之心性本体实现之于个人自己身上,从根本上彻底消化生命中之非理性反理性之成分。 P83

     

    他们一睁开双眼,便仿佛除了科学与民主,什么都看不见。……然而,人类还有其他其他方面的文化与学问,比科学民主对人类更为切身的,那就是正视生命的学问,即是上面说过的心性之学。……中国哲学长期的大酝酿使人不能不承认它具有一大本事——经得起任何的挫折与苦难。抗日时代一个日本人曾说中国好比一个大海蜇,它的皮厚而韧,刺它一千锥子,它好像无反应,但见它在怒海狂涛之中浮沉翻转,而它的生命始终未衰。……中国二千年来的历史正好比长江出三峡,弯弯曲曲好像总在郁闷着,然而实可说是大酝酿,一出三峡,便直通大海了。

    ……平心而论,道家思想是生命的大智慧。近人向声背实,一近世功利主义的立场看它,便难免误以为它无价值。P92-93

     

    西方哲人往往智思精严卓特而品德卑陋庸俗。此亦足见东西哲学之不同。

    ……所以罗素在《西方哲学史》论叔本华的生活一章里亦不免衷心一叹:“除了对动物仁慈之外,很难在他的生活里找出任何具有素德的证据……在其他一切方面,他是完全自私的。一个深切地相信制欲与放弃这种美德的人,竟然从来未有尝试把自己的信念付诸实行,那是难以相信的事。”……即使罗素本人亦不能自外。罗素这话点出了西方哲人品德上的弱点,从而亦可反面映照出中国圣哲既哲且圣或者中国贤哲既哲且贤的优点。 P94-95

     

    理学家都具圣贤型的人格,他们除了智慧高之外,还有极为强烈的道德意识。程朱一系的人物如此,陆王一系的人物亦如此。陆王一系最后一个代表人物刘宗周(蕺山),便是当明亡之际绝食而死的,从而可见他们对国家民族的高度责任感。

    可惜清代三百年,由于满清的高压,学者被迫研究没有生命没有血肉的考据学。民族的慧命窒息了,文化的生命随之衰竭了,二千多年的学统亦亡了。所以清代三百年是中国民族最没出息的时代。 P97

     

    此即《易传》所谓“默而识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能将道体而履之于自家身心,无言而信,其境界是比空言玄谈哲学家为高的。 P102

     

    耶稣说:“我就是生命,我就是真理,我就是道路。” P103

     

    儒家不从上帝那里说,说上帝的意旨怎样怎样,而是从如何体现上帝意旨,或神的意旨,或体现天道上说。……儒教是真能正视道德意识的。视人生为一成德之过程,其终极目的在成圣成贤。所以其教义不由以神为中心展开。

    ……是重如何通过人的觉悟而体现天道。……即孟子所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P107

     

    由之

    201916读毕

    2019330摘录

     

    附记:

    1、“维天之命,於穆不已”.

    维:句首语气词,主要作用是引出主语,无义.

    於:叹词,wu.意义大体同“啊”.

    穆:深远.此指天命幽远,不可探知.

    不:否定副词,同现在的意义.

    已:停止.

    维天之命,於穆不已:上天所赋予人的命运,幽远深邃(在冥冥中主宰人的命运)永不停歇.

    2、孟子的“四端”是指:“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认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情感是仁义礼智的萌芽,仁义礼智即来自这四种情感,故称四端。《孟子》一书中共有两章谈到四端,一次在《孟子·公孙丑上》,为一般性的论述,没有涉及到四端说形成的背景和原因;另一次在《告子上》,

     


    苏ICP备10000618号

    版权所有:由之中文网 联系youzhi3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