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而无味
检索

当前位置:由之中文网 > 食而无味 > 读书摘抄 > 正文
  • 上一篇:《大元史与新清史》——以元代和清代西 藏和藏传佛教研究为中心
  • 下一篇:《海邊的卡夫卡》村上春樹著 林少華譯
  • 《世界文明孤獨史》下 徐達斯著(发布于2020年02月24日,阅读次)

    《世界文明孤史》下

    徐達斯著 作家出版社

    屈原《九歌·大司命》中出现了“天门”:“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吴筠《元纲论后序》描述了天门所在的位置:“东方角亢二星,列宿之长,故日寿也。二星之间,则天门。”虽然屈原所谓的“天门”未必就在角、亢二星之间,却表明天门与星相之间确实关系密切。楚辞中也透露出了死后灵魂升天的“巫术”,《远游》日:“载营魄而登霞兮, 掩浮云而上征。”登霞即登遐。《墨子, 节葬下》日:“ 秦之西有仪渠之国者,其亲戚死,聚柴薪而焚之,熏上,谓之登退。” 死亡后尸体被烧掉,灵魂得以从躯体释放,上天而得永生,这应该就是登遐的意思。火葬的风俗,与对灵魂的信仰有关,韦陀的传统历来都是采用火葬。不过,“谓之登退” ,却未必真的能够登遐。《远游》 里所说的登退,远不是火葬这样简单。首要的条件是“载营魄”,营者,魂也。《老子》日:“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可见“载营魄”是指一种精神高度专注、与道合一的状态,类似于瑜伽的“三味”境界。这样的精神境界,无疑需要长期的修炼才能达到。也就是在这样的精神状态下,灵魂升天了,“掩浮云而上征” 。于是天门顿开,诸神接引,“仍羽人于丹丘兮, 留不死之旧乡”…… P403

     

    台湾学者郭静云指出,在屈原笔下,楚国史拥有自创世始的完整脉络,而我们在其他列国的传世历史中,并没有见到这种完整的脉络。然以文明进程的考虑来说,这样的脉络才符合最原始的文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程。由此推论,楚的传统实际上奠基于最原始的文明,中国最初的大文明或许就是楚。另外,在楚国的神话历史中,出现了大部分传世文献中提及的远古圣王,包括尧、舜、禹、汤等,在传世文献中,这些圣王多被认为与所谓“夏朝"有关,而根据本书的考证,“夏” 正是“雅利安”的对音,夏所代表的文明就是史前雅利安文明,尧、舜、禹原本都是韦陀大神,后来被理性化为历史人物。P417

     

    身体死亡后,魂魄犹存。魂属天而神,魄属地而鬼。生命并不随死亡而消逝,而是以另外种更精微的状态展示自身。考诸瑜伽文献,魂魄之说似乎与一套复杂精细的生命理论相对应。按照《薄伽梵歌》的观点,生物由躯体和灵魂构成,灵魂是灵性的神我即阿特曼(atma),躯体是物质能量构成的,犹如灵魂外在的衣服或承载灵魂的机器。躯体又可分为粗糙身体和精微身体两部分,粗糙身体由各种感官构成,即我们所谓的肉体;精微身体由末那(心意,mana) 、菩提(觉,智性,buddhi)和我慢( ahamkara)构成,这精微身体在《瑜伽经》中也被称为心( chita)P418

     

    《禮記·郊特性》:魂氣歸於天,形魄歸於地。故祭求諸陰陽之義也。”P420

     

    漢人若《淮南子·覽冥訓》、張衡《靈憲》均稱“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嫦娥竊以奔月”。不死藥所以與月有關,說者皆謂緣於印度soma之神話。P424

     

    《薄伽梵歌》讲到了觉悟和认识超灵的途径: 有些人通过观想,在自身之内知觉超灵,有些人通过培养知识,另一些人则通过不带功利性欲望地工作。所谓的“观想”就是瑜伽呼吸冥想之途,即老子的“抱一”之术; “不带功利性欲望地工作”,即老子的“无为”之道;“知识”即老子的圣人之“道”。“培养知识”的目的与其说是获得增加普通的世俗知见,不如说是去除世俗知见和分别之心的“绝圣弃智”,就像老子所说的“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在去除世俗知见和分别之心后,永恒的灵知显现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老子》)此即“征服了心意的人,已到达超灵,因为他已经达到宁静平和。悲喜、冷热、荣辱对这样的人,均无分别”。(《薄伽梵歌》) P444

     

    以下是《太一生水》篇…… 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四时复()辅也,是以成寒热。寒热复相辅也,是以成湿燥。湿燥复相辅也,成岁而止。故岁者湿燥之所生也。湿燥者,寒热之所生也。寒热者,(四时之所生也。)四时者,阴阳之所生()。阴阳者,神明之所生也。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天地者,太一之所生也。是故太一藏于水,行于时。周而或(始,以己为)万物母;一缺盈,以己为万物经。此天之所不能杀,地之所不能厘,阴阳之所不能成。君子知此之谓道也。天道贵弱,削成者以益生者。伐于强,责于(刚;助于弱,益于柔)。下,土也,而谓之地;上,气也,而谓之天。道亦其字也。请问其名。以道从事者,必托其名,故事成而身长;圣人之从事也,亦托其名,故功成而身不伤。天地名字并立,姑过其方,不思相(当。天不足)于西北,其下高以强;地不足于东南,其上(高以强)(不足于上)者,有余于下;不足于下者,有余于上。P451

     

    毗湿奴的主宰化身有三重,对应于宇宙创造的三个进向。据《薄伽梵往世书》的记载,第一重主宰化身称为原因海毗湿奴( KaranadakshayiVisnu),以瑜伽龟息( Yoga nidra)卧于永恒黑暗之原因海,呼吸之间无数宇宙由他的皮肤毛孔中产生出来。随后,原因海毗湿奴分身进入各个字宙,展示第二重主宰化身胎藏海毗湿奴( Garbodakshayi Visnu) ,这个化身以其分泌的汗液创生了充塞宇宙1/3的胎藏海,并从肚脐里创生出宇宙莲花,宇宙第一始祖大梵天遂诞生于莲花之巅,开始创造宇宙万物;由是胎藏海毗湿奴又分身为第三重主宰化身乳海毗湿奴( Ksirodakshayi Visnu),进人宇宙万物人心,行操控、维系、监督之职权,是谓超灵。P457

     

    《列子. 黄帝》载: 黄帝即位十有五年,喜天五戴己,养正命,娱耳目,供鼻口,焦然肌色奸酶,昏然五情爽惑。又十有五年,忧天下之不治,竭聪明,进智力,营百姓,焦然肌色奸晦,昏然五情爽惑。黄帝乃喟然赞曰:“朕之过淫矣。养一己其患如此,治万物其患如此。”于是放万机,舍宫寝,去直侍,彻钟悬,减厨膳,退而间居大庭之馆,斋心服形,三月不亲政事。 昼寝而梦,游于华胥之国。华胥之国在拿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其国无帅长,自然而已。其民无嗜欲,自然而已。不知乐生……P475

     

    有一点必须澄清的是,奠定于巴基斯坦、阿富汗的印度河文明并不专属于印度,印度亦无法将其据为已有。作为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 史前印度河文明实际上开启了中、西、印三大文明体系。在这三大文明体系中,华夏似乎继承保存了最古老的文明基因,这从筏楼那/饕餮/浑敦神徽和 “一虎搏人”神纹在股周的大量制作及其所古的至尊地位可以看出。反之,印度河文明消失之后,南亚、中亚乃至欧亚大陆上就几乎再也找不到这两种上古最高权力象征符号的痕迹了。很有可能,史前印度河文明的王统和道统正支都东迁到了东士神州。P497

     

    中国传统的天官体系,就是以北斗七星作为中心的天文学,以北极星作为参照系统的天文体系。孔子所说的“北辰”就是北极星,郭璞《注》:“北极,天之中,以正四时。”在中国远古天文里,观察北极星最重要的是围绕北极星作周日或周年旋转的北斗七星,是“观象授时”即建立时间系统的关键。其操作方法在《夏小正》里就被反复提及:“正月,斗柄悬在下。”“六月,初昏斗柄正在上。”“七月, 斗柄悬在下则且。 ” 《鹦冠子》也有记载: “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这就是所谓的“斗建授时”。不但如此,凡阴阳、五行、四时、八节都要依靠北斗来决定。P507

     

     所谓五大、十根等,总括为二十四谛,即二十四种物质能量:有身十人即真我、灵魂(atma),乃觉知身田者,为第二十五帝;“我” 即超靈,亦居于身田,为此身田之最终主宰者、观监者与维系者,而又独立于此身田之外。二十四谛分为: 五大——地、火、水、风、空五知根——鼻、皮、耳、舌、眼五作根——口、手、足、生殖、排泄五唯——色、声、香、味、触心根——心意智或觉 ——梵语buddhi 我慢——梵语ahankara 元气 ——未展示之物质自然( Prakrti, 自性) P631 ……物质能量分而为三极物质属性,进而创生宇宙万物。据高亨《老子正话》说,三者,阴气、阳气、和气。《庄子·田子方篇》曰: 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地,赫赫发乎天,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即此意也。故三极即三气,气化之三极即阴气、阳气、冲气(即和气,或日中和之气)。老子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即言三气为万有之本体P634

     

    万物的生灭、盛衰,人的行为、信愿等都在三极的浸染塑造之下,不能逃出三极之外。此即《易·系辞》所谓: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易纬·乾凿度》亦曰: 一者形变之始。清轻者上天;浊重者为地。物有始、有壮、有究,故三画而成乾。乾坤相并俱生、物有阴阳,因而重之,故六画而成卦。……动而进,阴动而退。乾坤是二,动静、刚柔为三极之变(有始、有壮、有究;始为强用,壯为中和,究为浊阴)三极变而为六文,六交动而有物类、吉凶、象形,即老子所谓三生万物。 《薄伽梵歌》多从吉凶讲三板,故有升天、沉论之说。P635

     

    《易. 系辞》日: 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神无方而易无体,是亦不为物化,而能化物,即《薄伽梵歌》所谓“超乎三极”者。总的来看,无欲业瑜伽和《易》道都强调内外体用打通,上则配神明、准天地,下则育万物、和天下,实际皆为内圣外王之道。《薄伽梵歌》将元气分而为八,与易之八卦说相通。《易 ·系辞》日: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P636

     

    《易.说卦传》言八卦日: 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離,麗也。艮,止也。兌,說也。乾為天,為圓,為君……坤為地,為母……震為雷……巽為木,為風……坎為水……離為火……兌為澤,为少女。按《易》之八卦中,艮、坎、离、巽、震分别对应于《薄佃梵歌〉之地、水、火、风、空。空与空间、声音有关,故震取象于雷。心、智、我慢分别对应于兑、坤、乾。乾健主宰,为我慢之属性;智为分辨判断能力,随我慢而动,故顺而为坤;心(即心意)流动不息,其性常避苦而求乐,故对应取象于泽、少女的兑。兑通悦。前述数论之宇宙演化顺序为:大梵或太一化为补鲁莎与元气交合, 元气分而为三极。由元气生统觉,统觉生我慢,我慢受三极之气,合阴气而生五唯、五五大,合阳气而生五作根,合中和之气而生五知根与心根。此与《易》说基本一致,唯数论言由觉()生我慢,我慢生五大等,自坤生乾,與《易·係辭》 之說不同,或為殷《归藏》以坤为首之所本欤?P637

     

     洛书”则是根据《大戴礼记·明堂》中所记的“二九四七五三六一八”九个数字,从右至左,自上而下三三排列而成(為何不是自上而下從右而左?子皮疑問),于是可以画成以五居中位的图形,实际就是九宫。《易纬·乾凿度》有太乙行九宫之说,太乙即太一,所行九宫为:中央招摇,北宫叶蛰,东北天留,东宫仓门,东南阴洛。南宫上天,西南玄委,西宫仓果,西北新洛。太一移宫的日期为东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八节,与太阳运行的方向和位置有关。 “河图”实际代表四象、五行。考虑到上古灵知天文与灵知神话结合的传统,“河图” 应当也与主宰四象与五行的诸神有关。考之于《薄伽梵往世书》,五行的主宰神与玛纳首塔尔山四神以及中央苏迷卢山的梵天(即黄帝,五行为土)相配(参考前文《东君行天的轨迹》一节)P643

     

    僧法之所谓智慧,亦非仅由逻辑推理可得而证,必待修炼而后有亲切之体认。修炼身心之术即是禅定瑜伽。禅,梵文Dhyana,意为静虑、入定。《薄伽梵歌》第六章提出的禅定瑜伽又称为八支瑜伽( AstangaYoga),禅定只是其中的一支。瑜伽八支包括持戒、精进、坐姿、调息、制感、执持、禅定、三昧,与导引行气、心斋坐忘,追求精神专一、超脱生死的道家如出一辙。P648

     

    ……三星堆大型青铜雕像群皆是为祭祀、为崇拜神明而设。此外,三星堆的金权杖虽然形制与西亚、北非的权杖相似,其功能却不是夸耀王权,而是用来昭示神权的至高无上。在三星堆的青铜世界里,王公的形象在神面前毋宁说是卑微的,比如那些戴冠跪人像,有的是被剪发绑缚的,神态凝重,恐怕并非奴隶、罪人、俘虏一类贱民,而是象征王族贵臣,为解百姓社稷之灾祸,在神明面前谢过领罪,以求神明宽有。证之于《金枝》一类的民俗学研究,以及《昌氏春秋》载商汤勇发磨手、献身求雨的传说,即可知此乃上古王风,后世帝王的罪己诏,便是其流风余韵。P684 本书前文已论及老庄哲学、楚辞与韦陀灵知的关系。现在看来,屈原楚辞里的诸多篇什可能都是从《梨俱韦陀》的颂神赞歌转化摹写而来,其立意铺陈、辞气风格跟后者皆极为近似,比如《天问》与《有无歌),《招魂》与《意神赞》,《东皇太一》《云中君》与《筏楼那赞》《因陀罗赞》。尤其是《有无歌》,很可能就是《道德经》的真正鼻祖。《有无歌》歌颂的对象叫做“有转神”( Bhava- Vvrtta),亦称为“最胜我”或“超灵”即宇宙大我,由于重点在阐述“无”和“有”这两个概念,故又称为《有无歌》。其第一颂云: 无既非有,有亦非有,无空气界,无远天界,何物隐藏,藏于何处? 谁保护之?深广大水? P686

     

    “尚同一義于天志”頗近於《洪范九疇》的“建用皇極”。故丁山先生認為《洪范》流出于墨家。如此看来,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真正的复古者是墨家。其实,早在20世纪20年代,胡怀琛先生就撰有《墨翟为印度人辨》《墨子学辨》等论著,从哲学、科学、文学、文字、风俗、器物、姓名、肤色、弟子等九个方面进行论证,大胆地提出了“墨子出于印度”“墨翟为印度婆罗门” 的看法。P687-688

     

    在这些远古文明的文明基因里,都隐藏了一套贯通宇宙——神——人,从而将玄学——神学——宇宙论涵摄为一体的神圣知识及其修炼路径、运用方法,在华夏被称为“天人之学”,犹如古希腊称其为“诺斯替”(Gnostie, 译为灵知),古印度称其为“韦陀”( Veda,本意为知识,或一切知识的源头) 庄子在号称“晚周第一学术史”的《庄子,天下篇》中将此传承于三代的“天人之学”总结为“古之道术”,其言日: 古之所谓道术者,果恶乎在?日:“无乎不在。”日:“神何由降?明何由出?”“圣有所生, 王有所成,皆原于一。又日: 古之人其备乎! 配神明,醇天地,有万物,和天下,泽及百姓,明于本教,系于末度,六通四闢,小大精粗,其運無乎不在。 P693-6940

     

    儒家不谈有、无,而直接从正面说太极、乾坤、天地,其立论则多从人与万物之“性”人手。乾主创造,坤主成聚,用韦檀多的语言说,就是有能者和能。因为“乾道变化,各正性命”“天命之谓性” “性”从天命、乾道之向下贯注而来,所以儒家用“复情、复性"的方法来上达天金、乾道以至太一。郭店楚簡《性自命出》有“性自命出。命自天降,情生于性,道始于情(此道非老庄之道也,子皮记)”之说,可以说是儒家“复情复性”说的核心表述。按儒家所谓“性”,可以与韦陀的Dharmn即“法”的本义互相参证。《摩奴法论》论及无上者那罗行那之创世。其中说道: 有害或无害,温和或凶残,法或非法,真实或虚妄,他在创造时把其中哪一种品性赋子哪一种生物,那一种生物就本能地获得那一种品性。正如在季节轮换过程中各季节本能地获得各自的季节特征,众生也同样地各有各的行为。 “最胜我’那罗衍那或“太一”不但是最原始的存在者,也在创造过程中赋予万事万物以特有的属性,以及与其属性相应的行为或职分。万事万物所原赋干至E者的特有的属性,以及与其属性相应的行为成职分,但是其Dharma也即“法”,《易传》谓之“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老子》谓之“德”,《老子》39章云: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P723-724

     

    20201月讀於石城無樂齋

    2020224日摘錄海上

     


    苏ICP备10000618号

    版权所有:由之中文网 联系youzhi3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