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而无味
检索

当前位置:由之中文网 > 食而无味 > 读书摘抄 > 正文
  • 上一篇:《鼠疫》 加缪著
  • 下一篇:《大元史与新清史》——以元代和清代西 藏和藏传佛教研究为中心
  • 《辜鸿铭全传》——改变崇洋媚外的中国(发布于2020年07月05日,阅读次)

     

    《辜鸿铭全传》——改变崇洋媚外的中国 

    钟兆云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20178月河北第二次印刷

     

    布朗毫无保留地告示养子:伦敦、巴黎、华盛顿是世界上最大的强盗大本营……

    卡莱尔《法国革命史》笔下的巴黎已荡然无存,早已被脂粉和脂粉泡得发腻,变得忧郁、颓废、野蛮,变成世界上最著名的染坊。他慨叹没有真理,对科学深感悲观失望,认为科学越进步,战争越残酷,杀人越多。

    捧看父亲临终前写就的“回到东方来,做个中国人”的遗言,汤生泪落倾盆……   P15

     

    布朗……道:让人能过人的生活……

    1880年,在英国的……汤生登上了东返的轮船。一年后的岁末……(拜访大清官员马建忠,李鸿章选派赴法归国后任李鸿章幕僚)马建忠的话尽皆装入耳里:……在弥尔顿出世前,我们已经有过《诗经》,有过屈原,也有过李白、杜甫、韩愈、苏东坡;在莎士比亚时代,我们也可以找出关汉卿、汤显祖来与他比肩;至于卡莱尔,我们的司马迁哪点逊色于他~ P16-17

     

    《大学》里有段话:“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他进一步悟道:精神上的洗礼,品德上的修炼,思想上的改造,又何尝不是如此?……灵机一动,借用“汤之盘铭”之句,给自己取字鸿铭。P18

     

    张之洞自幼好学善思,九岁时读四书五经便每至夜分,倦则伏案而睡,既醒复思,必得其解……养成了他一生再也难以更改的乖异习性,不仅起居无度,而且总是黑白颠倒……P22

     

    辜鸿铭还是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欧美主强权,鹜外者也,中国主礼教,修内者也。欧美一时强盛,似优于中国,而图长治久安,则中国之道盛矣、美矣!P23

     

    现在只有从头学起,以这本官话指南和康熙字典做学汉语的入门教材。

    张之洞好笑之余,正色道:古云“天地君亲师”,说的是人常五伦。老师地位之高,直接与天地亲君并列无二。……有道是:天生我,地载我,君管我,亲养我,师教我。 P29-30

     

    赵凤昌以纠正的口吻截住辜鸿铭的话:……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并不是完全被这些繁文缛节所束缚。换而言之,这些规矩就像节日的盛装,该搬出来时始搬出来,至于在什么场合需要这样做,全凭一直准确的本能去辨认。 P31

     

    中国有银元始自张之洞。P104

     

    中西政治表现,一为“王道”,一为“霸道”。中国政治是一种王道政治,讲究德化、崇尚和平,推重“温良恭俭让”的君子风度。 P127

     

    “东家诱学子以名利,我听了心里极不痛快,想要骂人的,只是为了顾及东家的面子,才强忍住了。”

    辜鸿铭这么一说,凌福彭便问:这触犯了你哪根神经呀?念书做官,那是每位父母对孩子的股殷希望,因而也是每个孩子所孜孜追求的目标。自古以降,读书求学的一切动机和最高期望就是要步人仕途,所谓学而优则仕。

    梁鼎芬亦道:是啊,每一位由懵懂无知到渐谙人事而进人学堂的学子,他首先被灌输和想到的便是读书做官。而所有父母在为孩子提供受教育的机会时,他们念兹在兹的也不过如此。

    “两位所言差矣!”辜鸿铭冷笑-声,道:何为学?在西汉董仲舒曰,“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夫明道者明理也,理有未明而欲求以明之,此君子所以有事于学焉。当此求理之时,吾心只知有理,虽尧舜之功不暇计,况荣辱贫富贵贱乎!盖凡事无所为而为则诚,有所为而为则不诚,不诚则伪矣。为学而不诚,焉得而有学? P173

     

    辜鸿铭却没有笑,继续认真说:此所说关乎天理人欲之意,与《中庸》一书中所说的“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其为物不二”,原是同一道理,这就是所谓“为物不二,不二则诚,诚则有功”的道理。人在求学时,心中固不可存有升官发财的念头,这就如同想生儿子不可存有传递香火的念头一样,要心念纯粹,不计其功,才可以得到真正的学问!P175

     

    辜鸿铭大眼一瞪: 关系大着呢!他这番不断派人出洋留学,诱人以功名利禄,此乃等而下之者;再则诱人以报效祖国,既有谋利谋官之心,又有为国效命之想岂不是存了传宗接代之心?如此三心二意,岂能学有所成,徒增几个想当官的新面目。更何况派出去的留学生大半是去挣洋功名的,国学根基虚浮,好高夸大:回国之后,又妄自尊大,不屑与国内学人同列;未先尝试,即求大用,宁为高等游民,不肯屈就卑职微俸;处处以洋人为规矩,不明国情,趾高气扬,自以为是。星海兄,在我看来,今后祸害中国的,除官僚外,即留学生P176

     

    张之洞还未表态,辜鸿铭却立即跳了出来:两位所言差矣!西洋自古罗马后,有事皆由其酋长召集各部落以决定可否。西洋分为列邦后,犹循旧俗,国君召集群酋议事。群酋之会,按现在时髦的称呼,即为国会。十二至十三世纪初,英吉利国王约翰好讲兵,征赋无厌,英国群西乃逼约翰立大宪章,规定凡以后征赋,必召集国会议论才可决定。当时的国会成员大多是酋长世族。后来各地平民有才能德行者或由群酋推举,或由国主召入国会,于是国会乃分为上下议院。十六世纪后英国财税大多依赖于商贾富户,各地富翁因经济地位高,许多人被公举加人下议院,议院的势力大盛,国主渐被架空,终于造成议院与国主分庭抗礼,动起干戈。克伦威尔处死查理- ,宣布共和,撒上议院,乱乃定。查理世死后,英国人复立查理二世,重设议院,议院势力又兴盛起来。查理二世之弟即位后,因失民望而被驱逐,又召其婿荷兰国主,重新盟约,议院势力再次大增。英国如此,法国人杀了国主,也仿英制设议院,国家遂大乱,到了拿破仑起兵,闭议院,才得到安定。辜鸿铭边说边腰步至梁启超、章太炎跟前,朗声道:由此归纳,议院对国家统治的危害实不可低估,西洋之乱,于斯已极!我们中国则不需要这些劳计物,从孔子至今二千多年没有议院,不也是好的吗?孔子说“天下有道,由人不议”,这真是金玉良言。

    梁鼎芬拈须微笑:汤生所言极是! P181

     

    “道” 在士人那里,成为一种人格尊严。“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孟子此句集中反映了“士志于道”的信念。伯夷、叔齐为了自己的信念,以“道”抗“势”,宁可饿死在首阳山,可称士人之楷模,实现了士人神往的精神境界。司马迁与汉武帝的较量也是“道"“势” 的抗衡,终成就千古绝唱。道生志,志励士,这些前辈风采足以让辜鸿铭醉心效法。P185

     

     

     

    这话如何说?大家犹记几年前,世人即传张之洞有五气一少爷气,美人气秀才气,大贾气,婢姬气。尝有人以之问状元张謇,张謇持论客观而宽容:今天下大官贵人能知言可与言者,无如南皮,若好谀不尽情,则大官贵人之通病不足怪。如今章太炎所说的习气又是什么呢?

    迎着众人的目光,章太炎莞然曰:世所谓书生习气、名士习气、纨绔习气、滑头习气与最近的维新习气,张公胥兼而有之,岂不是一部“习气大全” ? P188

     

    辜鸿铭看完,心想,张之洞所言“邪说”,当是指康梁之论,他写此书的目的应是为了绝康梁以谢天下。是的,在这个充满丑恶、卑劣和强权的世界,儒家思想中那些神圣的东西应该一.如既往地保留下来,它们仍然是灵魂的、不可亵渎的避难所。是的,“民权之说, 无一益而有百害”,“使民权之说一倡,愚民必喜,乱民必作,纪纲不行,大乱四起”,自己的态度好歹也被张之洞参考采纳了些。辜鸿铭虽然对张之洞的折中调和不尽赞同,但还是拍案有声:好个中体西用,香帅真是明大体的儒臣!我的看法就是欧美主富强,务其外也;中国主礼教,修其内也。P191

     

    原以为要许久不复相见,哪知张之洞没多久便遣梁敦彦来找辜鸿铭。正在伏案写作的辜鸿铭却头也不抬,平淡地问一句:东家不是眼不见汤生为净吗?

    梁敦彦知道这位老兄的脾性,只好代张之洞赔笑脸:水至清则无鱼,眼至净则无人,东家哪舍得汤生。随后,便把来由说明。原来大名鼎鼎的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来武昌访问,特意向张之洞交代了极想拜会辜鸿铭的意愿。

    辜鸿铭心里一凛,表面上却心如止水:真是伊藤博文的意愿?

    梁敦彦笑了笑:伊藤博文和香帅会面时,特别提到了两个人,一个是你的福建老乡严复,再一个便是你。他说严复曾同他在英国学习海军,也够出类拔萃,回国后却无由伸展抱负,抑郁不得其志。他在同香帅谈到严复新近翻译出版的《天演论》后,就提到汤生你了。P198

     

    在陪辜鸿铭前往伊藤博文下榻处的路上,梁敦彦把有关伊藤博文的情况作了介绍,而后道:说说高见,日本维新和我国维新为何一成一败?

    “日本的维新是吸收别国的文化加以改造,使之适合本国而成一种新文化。我国的维新,是吸收别国的文化,生吞活剥,使之适合外国而成一种洋文化。也可以说,日本维新是‘按脚买鞋’,我国维新是‘ 削足适履’。结果,日本得了‘新鞋的益’,我国受了‘新鞋的苦’。一个是‘日行百里’,另一个是‘寸步难移’而‘把着脚哭’。因此我要说,对日本人有一事可学,那就是他们维新的方法。”P199

     

    辜鸿铭的即兴谈论,让梁敦彦听得心里暗笑。

    “说到差异,还要从宗教对人类的最终要求来看。佛教和基督教为人们谋划怎样隐迹于山林荒野,要求人下决心离开尘世,不再做芸芸众生;而孔教则教人在尘世上如何生活,其精义与西方宗教大相径庭。它为人们筹划作为常人该怎么做。更恰切地说,孔教不是一种灵光四射、令人神醉的神道教,而是一种道德体系,一种为那些纳税、付房租的平民百姓设立的宗教。作为一名好的孔教弟子,不仅要思索其灵魂状况和对上帝的义务,还要考虑对人类的义务。也就是说,西方宗教唯知重敬天,而不知重敬人,孔教则不仅敬天,而且更重敬人。”P200

     

    “对,教化人心。”辜鸿铭对张之洞的回答显得特别满意,大声地用英语重复了一遍。

    伊藤博文还是不解,看着辜鸿铭道:先生留学欧美,精通西学,不佞也曾游学英国数年。难道先生还不能了解,孔孟之道只能施行于数千年前,却不能适应今后二十世纪的局势吗?

    辜鸿铭微微一笑,反问道:孔子的思想就好比数学家的加减乘除,几千年前是三三得九,几千年后依然是三三得九。你说,难道还会是三三得八不成?贵国如果没有孔子之教,焉能有今日?我看不是因了洋人的那点玩意儿吧!

    一 席话听得伊藤博文大窘,心想,人说辜鸿铭有金脸罩、铁嘴皮功夫,果然名不虚传。

    不待对方发话,辜鸿铭又接着说了下去:不过,阁下说的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这十九世纪的数学是改良了,刚才我们说三三得九也有不正确之处。比如说,我们中国人向洋人借款,三三得九却七折八扣变成了三三得七,有时连七还得不到,成了个大大的负数。到了还钱时,三三得九却连本带利还了三三得十一!嘿,我倒真是不识时务,落伍得很!

    刚才窘态未消的伊藤博文听了,好一番苦笑, 再无他语。听了梁敦彦的译述,张之洞等人却小声笑起来,心里连说“妙、妙”。 P203

     

    辜鸿铭已有 十六年没见着马建忠了,多年来总是默默地关注着这位在自己归国后的引路人

    第二天,辜鸿铭早早叫醒了赵凤昌,雇了车子迎着凉爽的晨风上路了。

    听说辜鸿铭前来,马建忠显得十分高兴,强撑病体起床见客。他紧握着辜鸿铭的手说:我一直惦记着你呢。 这些年来,你为国家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情。

    辜鸿铭听得心头一热,十多年前两人在新加坡的晤谈画面油然又浮现在他的脑海里。那时,马建忠给了自己多大的帮助和启迪呀。可自己回国十多年来,竟没有再向他请教,连次醉心的神侃也没有,岂不可惜!这么想罢,他暗自责备自己当初在上海太过于自尊了,也许那时马建忠确实太忙,也许那位英国雇员压根儿没有转告自己的旅馆地址,以至于他没能回访。

    “辜兄,这些年来,我家三弟可没少看你的文章,夸你不少呢!”一-旁马建忠的四哥马相伯说。

    “你把老祖宗留下的《论语》翻给洋人看,其功甚伟,给中西文化交流架了座桥!”马建忠欣喜有加。

    “比起马先生厚厚十本的文通来,我这只能算是小巫了。”辜鸿铭真诚地说。前些年梁启超主笔《时务报》时,曾对马建忠撰写《马氏文通》一事有所报道,是故辜鸿铭知道详情。 P220

     

    大家围着病榻落座后,马建忠温和地对辜鸿铭说:听借阴介绍,汤生曾多次到过沪上,不知感觉如何呀?

    辜鸿铭不假思索地说:上海能有什么呢, 自开埠以来, 它所有的一切,都被西方精神对东方精神的粗暴干涉给打破了。让人痛心的,还在于许多孔孟之徒成了西方文明的猎物和俘虏。大上海已成冒险家的乐园、洋人的极乐天堂,对真正的中国人来说,这里已不是他们的家园,租界、通商口岸、十里洋场、工部局、领事馆、大厦高楼,所有这些东西统统和中国人无甚关系。这个被外国“治外法权”所辖制的帝国主义地盘,是个被全体爱国主义者所不齿的城市!再于总丑日中辜鸿铭 语道来,不独让马氏兄弟, 就连赵凤昌也深觉愕然, 好像他们自己也成了西方的俘虏似的,正在接受辜鸿铭的审判。 P221

     

    原来是这个问题,那还不容易。辜鸿铭道:西方教育,目的是培养出懂得如何挣钱糊口、如何成功适应社会的人;中国教育,目的则是培养出完善的有道德教养的人,其不仅能适应社会,还能促使社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其最终目的在于创造一个更完美的社会。 从教育的方法和内容的特点上来看,欧洲人在学校所学者一则日知识、二则日知识、三则日知识,中国人在学校所学者则为君子之道。说完,瞟一眼梁鼎芬,以揶揄的口气问:知府大人以为然否?

    梁鼎芬道:言之有理、言之有理。

    辜鸿铭摆摆手:不不,现在官费派学生出国留学之风日见剧烈,我担心终会出事。

    端方忙问:老夫子为何这么说?

    “古人以‘士’为四民之首,因为士心所向民心皆从。可等这些留学生回国一看,政治这样的腐败,他们一定要大声疾呼改革,这样一唱众和,来势汹汹,岂不导致人心离散?这,这,今后实不敢想!阁下何其愚昧! P268

     

    “确实是这样,不过,要看办什么事。如果是老妈子倒马桶,当然用不了什么学问呀。但是,除了倒马桶外,我不知道天下有什么事是没学问的人可以办得好的。”

    一句话把袁世凯噎得目瞪口呆。袁世凯一瞪眼:你在嘲笑我? P307

     

    爱米改谈立宪话题。辜鸿铭警觉地看了她一眼,沉默片刻后说:中国为什么几乎没有经历过其他国家所经常发生的那种政体改革,你或许可以从我的故事中找到答案一昔有工匠砌堵石墙,墙有六尺厚、四尺高。别人问他何以设计出此尺码?工匠答日,我这墙若是被风吹倒,反而会更高!故事说完,辜鸿铭开始意味深长地作譬喻了:中国的政体根本不可能被推翻,因为它是一个立方体,它翻倒时,只是换了个面,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在本质,都与原来的一个样,这种过程再怎么反复出现,其结果肯定还是像人用脚走路那样不会改变。

    辜鸿铭像玩魔方样,把这堵墙“推”来,爱来直觉有点糊涂了。这个国家需要受到伟大变革的震动,可连这堵无形的石墙都粉碎不了,又从何谈起呢?

    ……

    好半响,辜鸿铭才开口道:唉,胖了,吃胖了!哈,这还不是食洋不化的结果!那几位官员从未见过辜鸿铭,但见他的补服图案为自朝,就觉得万分吃惊。这五品小官竞敢嘲笑端方,难道不知仙鹤补子为一品高官吗?见其他儿位大臣面面相觑,端方又好气又好笑,对辜鸿铭说:老夫子,真会开玩笑。

    辜鸿铭说话时目光须臾没有离开过这群官员的脸:食洋不化可不好。你们难道没听过这么个故事?辜鸿铭领着众大臣往院里走,边走边娓娓讲着故事一有段时间,我国沿海及内地瘟疫流行,死了很多人,国内医生个个束手无策,最后不得不向欧美国家求援,重金礼聘一位名叫鬼放得狗屎的洋专家渡海东来。鬼放得狗屎先生到了中国,马不停蹄地到处游走,详加观察。最后,他提出一份报告,说贵国流行的疫症,其实并不疑难,只是因为狗放屁所引起的,因为狗这种东西体性偏凉,不能吃杂七杂八的食物。在我们欧美各国,狗所吃的食物乃是专家调配处理的狗食,所以,我们那儿的狗全都健康强壮。而贵国的狗呢,所吃的却是不加选择的残渣剩菜,长久下来,消化不良,五脏六附中郁结的移气又不能下通,积变为毒,由其口出,这便是引起瘟疫的毒气了!总而言之,贵国的瘟疫百病都是由于“狗屁不通”所引起的。

    有人忍不住笑将起来。辜鸿铭的语气却再严肃不过了:中国的读书人向来通天知地无所不晓,你们的立宪奏章与鬼放得狗屎先生的诊断报告相形之下,多半也是“狗屁不通”。 P309-310

     

    说:你们今天信誓旦且地说要搞国会,明天又言不由衷地主张立宪,汤生冒犯相问一句,你们可曾读过诸葛亮的《前出师表》?

    就有一大臣回应:怎能不读?

    “既然读过,可曾悟及诸葛先生的《前出师表》乃真正的‘国会请愿书’“。说话的那位大臣又是一笑:何以言之?牛头不对马嘴。

    辜鸿铭言笑自若道:武侯谓后主日“ 诚宜开张圣听”云云,即是请开国会。又曰“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云云,即是请立宪。我看西洋各国今日之所以开国会、立宪,其命意所在,还不是为了平明之治。今朝廷果能开张圣听,则治自明。如此,虽无国会,亦有国会:不如此,虽有国会,不如无国会。朝廷能视官民上下、贵贱、大小俱为一体,陟罚臧否无有异同,则治自平。如此,虽不立宪,亦立宪也;不如此,虽立宪,亦非立宪。故我说,《前出师表》是一篇真国会请愿书。P310

    辜鸿铭似乎豁出去了,大声道:照香帅的意思,中国人就个人而言必须保存中国人的特质,继续去做儒家的君子:但中华民族则必须抛弃儒教原则而采取现代欧洲新知,变成欧洲人种和成为一种食肉动物,这不是矛盾的结论吗?

    张之洞有点来气了:国家在此忧患关头,我这番变通调和难道不正当合理?此所谓知经、知权。

    辜鸿铭摇了摇头,道:香帅如此天真而荒唐、奇怪地调和中西文明,当然迷惑了不少人,包括你自己。不过,这只是一种肤浅的思想,一种虚假的理想主义,一种用理不得其正的“术”而非“权”。因为你知术而不知权,调和结果不仅保护不了儒家文明,最终只有加速儒家文明的崩溃。要知道,儒家传统文明在本质上难以同西方近代文明调和并存,西方的刀叉、机器之类的东西与中国的文化格格不人。

    一大臣见辜鸿铭说话越来越出格,不给张之洞留面子,实在看不过去了, 语带嗔怪地说:你怎如此狂妄,谓香帅知术而不知权呢? !

    四周都寂然一片,寒风中只响着李鸿铭的声音,他脸不红心不跳,引用起了《易经》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面下者调之器”的话,愤然半文半白地说:凡所以运行于天地间之事物,唯理与势而已矣。道者,理之全体也;器者,势之总名也。小人重势不重理,君子重理不重势。小人重势。故常以势灭明,君于重理,故能以理制势。如欲以理制势,要在必知所以用理也。所谓权,便是用理的权宜观念。张之洞听辜鸿铭那理呀、势呀的一番论说,一言不发,表情冷峻,那在寒风中紧攥的手心几乎要捏出汗来了。

    毕竟是在欧洲正经学过逻辑学的人,辜鸿铭讲起道理来,总是习惯于一圈儿接一圈儿地往下顺着演绎。在阐明了用理得其正为权,不得其正为术后,辜鸿铭才把自己想说的那些意见拉人正题:夫理之用谓之德,势之用谓之力,忠信、笃敬,德也,此中国之所长:大舰、巨炮,力也,此西洋之所长。甲申一役,清流党诸贤但知德足以胜力,以为中国有此德必可制胜,于是朝廷遂欲以忠信、笃敬敌大舰、巨炮,而不知忠信、笃敬乃无形之物,大舰、巨炮乃有形之物,以无形之物攻有形之物,而欲以是奏效于疆场,有这样的理吗?此所谓知有理而不用知理以制势。具体到张之洞,辜鸿铭一针见血地指出:甲申以后,香帅身为朝廷大员、太后亲宠,痛定思痛,想着在经国大业上要舍理而言势,但舍理而言势,则人于小人之道,他又扯不下脸做个重势的小人,于是乎发明了这个两全的方法一为国则舍理而言势,为人则舍势而言理,故有公利私利之说。你们说说,这叫哪门子知权呢?根本是术,是不折不扣的玩手段作风!说完,不知是天气冷,还是由于刚才过分激动,辜鸿铭的整个身子还在微微颤抖,胸腔里似乎还传出怦怦的跳动声。P311-312

     

    ……为清廷新派官员赴欧美考察及立宪之举喝彩。对此种种,辜鸿铭相与刺语,疾言力斥:这些出洋看画的官员谋略从西洋那里寻到拯教中国的良方,简直就是南镇北教。他们还不如待在家里好好地研究孔子,因为,只有当这些官员们真正领会了孔子的教义和方法,并以之取代这洋玩意儿时,在中国才不会出现目前新政所导致的混乱、灾难和痛苦。他还借某外国领事之口,骂立宪政体为“马拉马夫政体”,称设立议院乃西方乱政之由。P313

     

    张之洞走了一段路,感到劳累,停下脚步,略定一下神,看着辜鸿铭:那你用什么方法救国保教?

    辜鸿铭手折细棍在雪地上比画着:真正掌握儒家方法的人,既知“德能胜力”和“理能制势”,又知德何以胜力、理怎样制势,他不会赤膊同炮舰相拼,肉身与电车相撞,甚至可以暂时容忍,采纳或保护西方文明所表现出来的某些实体的器物,但最终他能以德服人,将其文明的弊端和危害消弭于无形之中,即所谓“君子笃恭而天下平”。

    张之洞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辜鸿铭说话:依靠自己传统文化的优势,来抵御消弭西方物质文明对中国传统的破坏力量? P321

     

    ……精神上的力量,不能用来矫正或改草社会上的失误。这是俄国托尔斯泰和印度的甘地所主张和建议的做法。托尔斯泰在给我的信上倡导跟一切欧洲的东西断绝关系,以之来对付社会祸患。我看呢,这绝不是什么可行的新方法。”辜鸿铭说罢,扔掉手中的棍子,搓搓被冻僵的手,呵着气说:我个人认为,以上的这些做法对保护我国传统文明都是行不通的。P322

     

    ……罗振玉与自己的观点几乎同出一辙, 此外,经常来往并有书信联系共激斗志的还有梁鼎芬、沈曾植、汪康年、凌福彭等一批人。 在京城,罗振玉公务和求学之余,颇喜和辜鸿铭纵谈古今中外,两人互相串着门子,彼此的客厅里常常茶香缕缕。这天晤谈,罗振玉谈及立宪事,情不自禁又提起辜鸿铭当初那折上皇帝书,认为洋洋数千言皆痛陈利害:汤生兄位卑分疏,其自任天下之重如此!顿了顿,又说:汤生兄做人和学问皆属上乘。

    ……

    辜鸿铭瞪大了眼睛:醇儒?

    罗振玉一点也不含糊:是的,是醇儒。前番我与沈公子培先生等几位泰斗议论时,公推汤生兄为醇儒。P340

     

    等了二十多年,辜鸿铭不仅等到了硕学之士沈曾植和罗振玉等人迟到的“醇儒”称谓,在19011月,还等到了一份殊荣一钦赐游学专门一等、 赏文科进士出。这是清廷在取消科举之后的第-次进士名衔的颁赏,也可以说是新政带来的新事物,因为在此前,进士都是过五关斩六将考出来的,且从不分科属类别,而今则成了朝廷的恩赏之物,并分出文科、工科来。

    与辜鸿铭同登文科进土榜的还有三人,其一是严复,其二是严复学生伍光建,另一位是王邵廉。工科进士则有两位,一位是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的詹天佑,另一位是魏瀚。

    物以稀为贵。辜鸿铭能在为数不多的名额里占据一份,自然欣喜不已,想从前人不中进士,随你官做得多大,总抱着终身遗憾,自己今后再无此等遗憾了。P340

     

    直让众人听得一一时怔住了 。在令刘二退回钱物时,辜鸿铭一旁道: 《叔向贺贫》的典故想来诸位耳熟能详,为何就吝啬不向我这穷光蛋道贺呢?明代的邹吉水说,现在,人们见面就诉穷,这是贪婪的表现,这“穷”字断送了多少豪杰。看先辈中那些有重大功业的大人物,大都是穷人。为什么他们耐得住穷,现在的人就耐不住呢?想想看,一个人如果耐不住穷,能干出什么大事?张中堂耐了一辈子穷,两袖清风去,何等光明磊落!我们现在的人,应当把“增长气骨、开通识见"作为人生信条。P342

     

    ……“使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和爱国心,辜鸿铭忍不住就又给朝廷上了奏折。 P343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在距它三十多年后发生的,以李鸿藻、张之润为先后代表的中国清流运动,与英国的牛津运动相类比,自然可称为“中国的牛津运动”。在辜鸿铭心目中,清流运动是针对西方自由主义、针对现代欧洲的所谓进步观念和新学而发起的,在反对学习西方的实利倾向即其物质文明的同时,主张坚守儒家故道及其所张本的东方文明。可以说,清流运动和牛津运动所反对和攻击的是同一个敌人——现代高度物质文明的破坏力量。

    联想到此,辜鸿铭忽地明白了,这么些年来,自己特别感激并称颂张之洞,缘于张之洞所终生倡言并力行的保中国儒家纲常名教的伟业,尽管这些努力最终失败了。而辜鸿铭对张之洞颇有微词的地方,也正在于这个失败,因为作为继李鸿藻后,充任“中国牛津运动”相当于英国纽曼博土地位的领袖人物——张之洞在两广总督任上后期,变得日益脱离这场运动了。大清帝国大厦的飘摇,就在于清流运动的失败! P347

     

    《中国生津运动故事》出版后,辜鸿铭把它连同<《张文襄幕府纪闻》一并寄给了托尔斯泰。在《中国牛津运动故事》一书中,他还批评过托尔斯泰呢。

    虽然远在俄罗斯,但托尔斯泰却和辜鸿铭织着一个共同的梦——中国文化拯救世界,这使得辜鸿铭于心把托尔斯泰引为异国知己。托尔斯泰的回信,先后在德文《新自由报》、法文《欧巴罗邮报》上发表,《世界周刊》等英文报刊也曾予以转载,刘师培译述后,在创设于日本的中文《天义报》上连载。P349

     

    武昌成立军政府后,湖南、陕西、江西等十数省也相继起事,宣布独立。南洋公学也不平静了!

    几年前,南洋公学为实行兵式体操(军事训练),曾从商部领得步枪四百支。每逢学校举行运动会,就把弹头取去后,实弹鸣枪向观众表演,因此校中储备着相当数量的子弹。兵式体操的助教许奇松曾留学日本,参加了同盟会,在他的影响下,校中师生不少人暗中从事革命活动。黄兴来沪曾在一-个秘密地点向革命师生演讲,当众血书“驱除鞑虏”四字,鼓励大家“恢复中华”,这使师生深为感动,决心参加革命。闻讯武昌起义,革命师生都想起来响应。

    这可如何是好?监督唐文治风闻此事,一时就傻呆了。他系翰林出身,官居二品,自思深受皇恩,哪忍反清。于是急急地来找教务长辜鸿铭商量对策,他知道这位老兄可是实打实的保皇党。

    “可不能听任娃娃们乱来,得马上制止,灭其于未燃之中!”辜鸿铭不假思索地说。

    很快就召开了全校师生大会,可唐文治面对骚动的人群,临阵胆怯,不敢讲话。 P352

     

    得知沈曾植已然迁居沪上麦根路海日楼,辜鸿铭便来看望。戴上了“学识最渊博的国学大师”之桂冠的沈曾植一.直以维系儒家礼教为已任,颇具卓识地提出“欲复兴亚洲,须兴儒术”的观点,并倡导在上海建立经科大学,成立亚洲学术研究会,使上海成为亚洲儒学研究的中心,继而成为亚洲文化和学术研究的中心。辜鸿铭把此去日本无功而返的情况简略说了。沈曾植见他唉声叹气,过分自责,乃安慰道:此事重大,非你一人之力所能奏效,何须求全责备。P366

     

    辜鸿铭对盖沙令的话表示满意,他微微点点头,说:你来中国真是太迟了,不过,还能悟道,启蒙思想家莱布尼茨早就意识到中国文化是医治西方弊病的良药,他说,“ 我们从前谁也不相信世界上还有比我们的伦理更美满,立身处世更进步的民族存在,现在东方的中国给我们一一大觉醒。”你听他怎么对欧洲社会发出忠告,“在我看来,我们目前处于道德沦落难以自拔之境,我甚至认为必须请中国派遣人员前来教导我们关于儒教的目的和实践,正如我们派遣教士到中国传授上帝启示的神学一样。 ”莱布尼茨代表着一些早觉悟的欧洲人,承认欧洲是道德上的野蛮人。 P376-377

     

    梁鼎芬治学之余,最客赋诗谱词,光绪晚年,湖北会聚各方人才,因有评定海内诗家之会,以陈立为巨擘, 陈街次之,郑孝胥再次之, 梁鼎芬居第五,张之洞居第六。他既以“留得人间几首诗”自期,便不免过于追求完美,宁缺毋滥。见陈夔龙提及往事,他轻叹了口气,说:我心凄凉,文字不能传世也,我是一字也不想刊于这浑浊之世的。

    辜鸿铭插一句,道:我手头尚存节庵兄书信,也许可用来存世。P384

     

    警察小头目狐疑地又看着辜鸿铭。

    辜鸿铭大侃起来:在我所最痛恨的革命发生以前,中国比任何国度较有自由,没有教士,没有巡警,没有公安局捐,没有所得税等。总之,凡使欧洲人民苦不欲生的东西,一切都没有……

    警察小头目听傻了,嚷道:你说什么,我怎么一句也听不懂! P385

     

    渐渐地,辜鸿铭开始进人正题了,说:现在那些人总以“除辫易服”为当今此国急务,我却认为中国的存亡“在德而不在辫”,辫子除与不除,原无什么大出人。如果搞外交的人偏要除辫,并窄袖短衣、耸领高帽,你们说,这样做是让洋人生思敬心,还是生狎侮心?

    高海山时无语, 王峰也未作正面回答, 只是说:恕我直言,辜先生辩护似乎随意了点。

    “不!”辜鸿铭大声道:我可以肯定,那些狂热分子不久就会发现他们犯下了一个可怕的错误一洋人绝不会因为我们制去发辫、穿上西装,就会对我们稍加尊敬。我完全可以肯定,当我们中国人变成西化者洋鬼子时,欧美人只能对我们更加蔑视。事实上,只有当欧美人了解到真正的中国人--种有着 与他们截然不同却毫不逊色于他们的文明的人民时,他们才会对我们有所尊重。因此,中国目前最迫切的改革并非改头换面,而应是派出我们的良民一最优秀的中国人,去向欧美人民展示我们的真相。这种最优交往,或许有望打破东西轸域。P387

     

    不待辜鸿铭表态,美联社记者摩尔立即开始了发问:我曾在报上看过密斯特辜的一段议论,“这次真正的灾难不是革命,而是革命以袁世凯成为共和国总统而告终。”这话太深奥了,你为什么这样说呢? P391

     

    “我中国,在道光以前是误于妄自尊大,自宣统末年到你们民国,是坏于妄自菲薄。以前是忘了世上还有外国,现在是忘了世上还有中国;以前是强人后己,而今是强己从人;以前是不知自己有劣点,而一味地保守,现在是不知外国有劣点,而一味地仿效。闹到今日,旧病未除,新病又生。新旧之病,聚在一身,焉不病人膏肓?

    听辜鸿铭这说,袁世凯不悦的神情毕现 ,他扫一 眼辜鸿铭,道:真有这么严重? P404

     

    “是啊,是啊!”熊希龄应和道:辜老先生,适才怎地又联想起文化与政治来了?辜鸿铭稍一沉吟,道:借来的衣服不合身体,借来的文化或者政治体制不适国情,衣服之合与不合,仅仅关系一身,文化或政治体制之适与不适,且必牵涉全国。一个人在借用别人的衣服之前,尚须打量自己与别人身材的肥瘦长短,一个国家在借取别国的文化与政治体制之前,对本国与外国的国势民情岂可不细加考核?

    适才说话那人反驳道:难道西洋的东西全无可取?

    辜鸿铭连连摆手:不不!使我纳闷的是,我国自吸收西洋文化与其政治以来,为何只得其害而未获其利呢?诸位可肯告知老辜?

    见良久没有人应话,辜鸿铭遂大声道:在我看来,之所以只得其害而未获其利,就是坏于徒知吸取,而不知斟酌。 P409-410

     

    这九天九夜的数字(梁鼎芬祭光绪驾崩一事),真让弗兰西斯大吃了一惊,联想到辜鸿铭此番于清明时来祭拜皇陵,便问:皇帝已死多年,先生何以要这么远地来祭拜?

    辜鸿铭没有直接回答这个提问,而是说起孔子的一则故事:孔子在野外遇见一妇人, 她因丢失一根用蓍草做的簪子而痛哭。孔子问何须为区区一枚草簪而哭?妇人说她并非为草簪本身哭,而是那根簪子她戴了多年,不忍割舍啊。这件极小的事能感动孔圣人,并载人书籍流传后世,全是因为那妇人不忘故。

    既“抛砖”完这个故事,辜鸿铭就开始“引玉”了,说:一个人对一件事能不忘故,也就是俗话说的念旧,这是敦厚的美德,是真正的中国人的一种天性。P421

     

    “我们欧洲人的艺术有着一个致命的、向着科学发展的趋向,而且每幅杰作几乎都有着让人无法忍受的、为瓜分利益而斗争的战场的印记”。辜鸿铭指出:正如贝伦森对欧洲的艺术评价一样,我认为欧洲的文明也是为瓜分利益而斗争的战场,这一可怕的战场存在于人们的头脑和心灵中,造成了永恒的冲突和混乱。

    当盖沙令、爱米、弗兰西斯、辛博森这些文化洋人在耐心分析解读辜鸿铭这段论述时,那些报贩们已扬着手中的报纸沿街叫卖起来:号外,号外,欧洲爆发世界大战!  P441-442

     

    辜鸿铭定睛看了看她,笑答:我告诉你这位尊敬的小姐,伟大的孔子学说以其宏伟气派,数千年行于世间,照耀了东方世界。相形之下,以机器文明为内核的欧洲文明不过小儿科,最重要的是,欧洲人在学校所学,一则曰知识,再则曰知识,三则曰知识; 中国人在学校所学,为君子之道,三岁小儿已开始闻圣人之道,因此,伟大的中国文化才数千年不坠。孔子当有支配全世界的地位,因为他指示了人类唯一的幸福之道。 P450

     

    胡仁源笑笑后,道:对于怪人, 我总是有所偏爱, 原因之一是物以稀为贵,之二是怪的一部分或大部分来于真, 或说痴,如果有上帝,这痴必是上帝的情之所钟,我们常人怎么能不刮目相看呢?他这个人我要定了。你明天就向他(辜鸿铭被聘为教授)发聘书,新学期快到了,让他有个准备。 P460

     

    掌声过后,辜鸿铭继续说:再如社会文化风气的浑浊,大家也都是有目共睹的。现在的人,包括那些自以为是的文学教授,用词做文章都不通,他们所用的名词就不通嘛。譬如说“改良”吧,以前的人都说“从良”,字典中也只有“从良”这个词,指的是娼妓弃邪从正,没有说“改良”的。“改良” 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你既然已经是“良”了,还改什么?难道要把“良”改回去退而从“娼”吗?明眼人听得出,辜鸿铭这是指桑骂槐,骂的是那些改良派。

    辜鸿铭骂人骂世、天马行空、无所不及,越说越来劲,不时让人捧腹。在台下拍照并记录的毛西尔,在本子上记下了学生们的声声议论:他怎么一开口就骂人骂世,好像跟民国有血海深仇似的。我看他八成是复辟派的人物。胡校长第一个安排辜鸿铭发言,似乎可表明他是个很有声望的..... P465

     

    大家掌声笑声未了,辜鸿铭却又说开了:这个学期由我来教诸位的英国诗,这是我的荣幸,未尝不是你们的福分。我有三章约法,你们受得了的,就来上我的课,受不了的就趁早退去。

    众生洗耳恭听告示:第一,我进教室的时候,你们要站起来,上完课得让我先出去,这是师徒大义,不可不讲;第二,我问你们话和你们问我话,你们都得站起来;第三,我指定你们要背的书,你们都要背,背不出就不能坐下。有没有异议?  P467

     

    大家定睛一看,却是一身兼经学家、小说家和诗人的黄侃,想来因是筹安会理事刘师培的弟子,所以知道消息比较快。马叙伦急切地问:怎么个封法?黄侃道:据说呀,皇帝要封校长为中大夫、教授为下大夫。

    就在不少教授鼓掌之际,马叙伦霍然起身,一张脸因为激动而涨得通红, 洋溢着热烈的正气,他掷地有声道:我拒绝接受袁世凯的爵位,如不从,我干脆辞职!说罢离座而去。

    “什么中大夫、下大夫的,都是狗屁、大便,老子不稀罕!”黄侃说罢,也飘然而去。

    黄侃字季刚,满腹学问却不重著述,尝言八部书外皆狗屁,其怪癖成性,最爱俾睨调笑,最不喜当官,即使听到做官两字,也如同恶病来侵。虽以师事刘师培,但当刘师培招其人筹安会称说帝制时,黄侃瞋目道:如是,请刘先生一身任之 !一时间走了两位名教授,休息室里议论纷起。辜鸿铭轻咳了咳,清了清嗓子,徐徐起身,道:职我是不辞的,要辞就得让袁世凯辞。爵位我是不受的,要受就让那些小人去受!

    辜鸿铭打击了一大片,立时就有人反应过来,追问:何为小人?

    “接受袁世凯爵位的即是小人!

    “先生为何不受呢?”

    “袁世凯作为先朝重臣,倒清建共和,自为元首,是不忠。他先辈在世时,知道这小子蓄有异志,曾劝诚他不可存非分之念,今他径自为帝,是不孝;他对往日同僚誓言,既为总统,夙愿已偿,决无他志,今竟自为帝,是不义:人民憔悴于虐政,膏血已尽,他却多方吸取财帛以筹办大典,是不仁。如此干夫所指之罪人、小人,哪配给我授爵位? !呸、呸、呸!

    辜鸿铭言罢,转身出门,背后飘起阵奚落声:京城底下第号傻瓜!辜鸿铭回头,幽幽地道:傻瓜是谁还说不准呢!俗语说“莫看新娘子上轿,要看老太太收成”。我可改句话说“莫看袁世凯风光,要看他收场结果”。 P480

     

    我曾在英理循博士那里看过封信, 那是武昌革命爆发还不到一个月,清室尚来下诏退位时,严复先生写给他的。信中认为“中国不适宜于有一个像美利坚共和国那样的政府,中国人民的气质和环境将需要至少三十年的变异和同化,才能使他们适合于建立共和国;因此,根据文明进化论的规律,最好的情况是建立一个比目前高一等的政府, 即保留帝制,但受适当的宪法约束,应尽量使这种结构比过去更灵活,使之能适应环境,发展进步;可以废黜摄政王,如果有利的话,可以迫使幼帝逊位,而遴选个成年的 皇室成员接任” 。可见在袁世凯 当权之前,严复先生就已经主张君主立宪了,后来列名筹安会,不过是他的这种观点的一个发展。P487

     

    辜鸿铭流畅动听的英语还在礼堂像音符般跳跃:在我看来,西方人所拥有的,仅是凭借科学技术开发出的丰足的物质财富,和凭借法律制造出的强大的控制手段,这些都不是本质意义上的文明,有时甚至反而成为大不文明的基础与前提。这次欧洲大战的爆发,已经不争地表明,唯有东方中国所拥有的那种自成自乐的道德境界、率性自为的生活方式、和谐自然的生存智慧、诗意般宁静与自足的精神状态,才是最最文明的人性类型。因此我要说,文明的真正含义,也就是文明的基础,是一种精神的圣典。

    精神的圣典,这名词是多么的生动而新鲜呀,有如春风拂面,有如沐浴在清潭碧水中,林语堂只觉得自己又接受了一次洗礼。

    “简而言之,我要唤起欧洲人民注意的是,值此文明濒临破产的关头,在中国这儿,却存有一笔无法估价的、迄今为止毋庸置疑的文明财富。这笔财富不是中国的贸易、铁路,也不是中国的矿藏、金银铜铁或煤之类,在此,我要指出的是,这笔文明的宝藏,正是中国人一那拥有良民宗教且尚未遭到毁灭的真正的中国人。这真正的中国人,有着童子之心和成年人的智慧,过着心灵的生活。我说他是一笔文明的财富,是因为他作为一个人,只花销这个世界极少或几乎不花费什么,就能规规矩矩就身秩序。确实,在此我倒愿意警告那些欧美人,不要去毁掉这笔…… P490

     

    以往各学科开教务会议,一般都要求用英语发言。此习乃严复所开,当年他出掌北大,喜以英语与教员谈话,相习成风,教员中华语几绝……那天蔡元培去文科开会,见一些不懂英文的教授都往角落里挤,就有了脸色,当场做出决定:从现在起,开教务会议一律改用中文!

    文科学长夏锡祺立即站起来反对:蔡校长刚来可能不懂规矩,这是学校多年来的制度。不能改!

    几位外籍教员也不依,站起来纷纷抗议……

    蔡元培往上推了推眼镜,他书生气十足的话凛然不可侵犯:假如我在贵国大学里教书,会不会因为我是中国人,听不懂贵国语言,开会时就都说中国话呢? P498

     

    辜鸿铭打量罗家伦好一会儿, 道:你们以为穿西服、 留时髦头,便够摩登了?我告诉你们,孔孟纵然披上猴皮,还是圣贤;猴子纵然穿起蟒服,仍是兽类。内心未变,外表的变更,毫无关系。P499

     

    见乔尔斯点了点头,辜鸿铭就笑了,说:这就是了,怪不得卡莱尔说“美国人是一帮蠢材”呢。

    乔尔斯脸涨得像猪肝,霍地站起身来:你,你这不是污蔑我吗?

    辜鸿铭微笑着示意他坐下,说:不,不,这是卡莱尔的话,就我个人认为,这话似有偏激之处,但我相信,你们美国人是一帮孩子,一帮智力有待于开发的孩子。

    ……

    “你是说智力吗?”辜鸿铭仿佛不记得刚才说过的话,顿了顿又道:你们纵使有智力又如何呢?你们有灵魂吗? -位熟知美国情况的西方朋友曾对我说美国是一个没有灵魂的国家”。我认为这样说也是有失公允的。但我认为,可以公正地说,美国是个灵魂有待昭示教化的民族,否则卡莱尔就不会说“美国人是一帮蠢材”。爱默生就不会将他的国家称之为“伟大的充满智慧的爱享乐的贪得无厌的美国了” P504

     

    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一年后,有感于整饬校风之必要,于19181月中旬发起组织“进德会”……等第分为三种。 P508

     

    辜鸿铭的话在他听来真有点醍酬灌顶:我说你们的新闻界呀,现在除了片面、狭隘和卑鄙的特性外,再一个就是交易。新闻业在起初是一种职业, 但现在它成为一种不折不扣的交易,成了不可信赖的、可以贿赂的、放肆的和阴险的代名词,它不是向人民进行宣教,而只是要么供人们消遣解闷,要么对人们进行欺骗。辜鸿铭说罢,意味深长地看了众人一眼,叹口气道:这可是种不祥之兆啊,可惜交易思想已经深深渗透到了一切领域,包括人们自身最神圣、最崇高的精神生活领域,现在一切都在待价而沽,而且所采用的方法和江湖郎中们身挂闪闪发光、耀眼夺目而又俗不可耐的招牌,来推销自己所谓包治百病的万应灵丹没有什么两样!

    “说得好,太精彩了!辜先生真乃批判现实主义大师!”鲍威尔情不自禁地喊出了自己的内心话。P511

     

    “老怪物”却不改方才不敬的口气:你出国深造回来,怕是把老祖宗忘得一干二净了,我倒要考考你呢。

    胡适觉得这个老头有点风趣,又见在他说话时,那帮教授一旁附和着,心想,不接他这一招,怕是过不了关,乃轻松而笑道:那就请老先生出题吧。

    “诗三百,你说哪篇最好?”

    胡适在美国时就诗三百做过论文呢,他沉吟道:我看《唐风。蟋蟀》最好。

    辜鸿铭既不点头也不摇头,自顾发间下去:在十三经中,你能选出句最好的话吗?

    “每人看法不一,我首推这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老怪物”笑了笑,俄顷摇起了头:不,当推“天不爱其道,地不爱其宝,人不爱其情”三句话最好。你用英语译出来给我听听。P531

     

    ……可辜鸿铭的语气还是淡得如白开水,道:我和陈独秀除了鸡毛蒜皮的政治之外,连聊天的题材都没有。说罢,径自拄着拐杖往红楼去了。

    “没戏看!”陈汉章目送辜鸿铭远去,朝黄侃扮了个鬼脸说道。P547

     

    号称布衣骄人、以“老廉颇”自居的林纾,一出马便成了新文化阵营的众矢之的,而旧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辜鸿铭却熟视无睹、按兵不动,他手下那帮学生就感奇怪了……转弯抹角道:林纾和严复两人转弯反对西化了,老先生欢迎这样的同盟军吗?

    辜鸿铭摇了摇头,断然道:我和他们是完全不同的,既谈不上同日,也谈不上同年,完全是两类人,我是最具坚定信念的人,而他们却是见风使舵的人。 P549

     

    辜鸿铭眯起了眼,语气十分怃然:中国青年中固然多有好的,有些人梦想到美国去,我并不反对留学,但恐怕到美国去学不到什么,反而愈加容易走到买办的途上去。就说你的朋友胡适之吧,他是第二批庚款留美的学生,要知道,美国搞“庚款办学”,可不是白给你中国利益的,他是企图通过吸引留学生来影响和控制中国的知识分子,进而达到控制中国的目的。这不,胡适之留美回来,好端端的“中国心”换成了“鬼子心”,堕落成了西方的文化买办。P553

     

    辜鸿铭带着罗振玉那句“贫不能自存,而救世之志不稍挫”的赠语,依依不舍地辞别津门北返京城了。一踏入北大校园,迎面就传来一个震惊的消息—— 陈独秀辞职了!

    辜鸿铭这个惊可是非同小可,谁不知陈独秀是蔡元培高看厚爱请来的,“要驱逐陈仲甫,除非‘上谕’将我革职”,蔡元培这句话谁个不知。“ 可如今陈独秀却辞职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辜鸿铭急忙来问黄侃。

    黄侃冷冷一笑,道:他哪是什么辞职,辞职不过是蔡校长给他一个台阶下,好听而已。

    黄侃的话更使辜鸿铭摸不着头脑:照这样说,他是被迫辞职的,为何呢?

    “为何?德不修呗!报上公布出来了,说陈独秀在八大胡同争风吃醋,抓坏了窑姐的私处,倘若再让他任文科学长,堂堂的北大不是斯文扫地了吗?

    辜鸿铭见黄侃说得言之凿凿,惊了好半晌说:陈独秀不是加人了进德会吗,怎么还往八大胡同跑,咳,真不知明天的道德从哪来? P556

     

    自上次受到学生嘲弄后,辜鸿铭一直耿耿于怀。这天,因学生上街游行无书可教的辜鸿铭坐在文科教员休息室里愤愤不平,对着黄侃、陈汉章等人大发议论:这帮学生被陈仲甫、胡适之他们教坏了。黄侃对年少翩翩的胡适也多有不屑,便顺着辜鸿铭的话来说:这场学生运动与胡适之他们鼓吹西化有密切关系,我真不明白,胡适之他们为何要主张西化,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难道走向消沉了吗?

    “国有文化,如同人的灵魂。一个人的灵魂只要不离躯壳,身体纵然被病魔所缠,也不至于死亡。一样的道理,一个国的文化只要不被毁灭,国家终有复兴之望。”辜鸿铭说罢,摸出根烟来,点上,连吸数口,而后语气激愤道:谁能想到呢,数典忘祖轻视自家文化的胡适之流,一夜间竟成了新圣人,大出风头。我以为,我中国人若稍具国民性,真有爱国心,不仅要打倒那几位在巴黎和会上丧权辱国、藏头缩尾的政府要员,对胡适之这种言必称希腊的新圣人也应予以同样的打击。P561-562

     

    “如何汉臣女,亦欲做胡姬。千古伤明妃,都因夏变夷。” P567

     

    “银行家是在天晴时好心把雨伞借给你,而在下雨时强迫收回的人。”P585

     

    这位学贯中西、饱受西洋文化熏陶的留学老前辈果然与新少年不同,不仅毫不标榜西方文明,反而服膺与推崇中国固有文化,不遗余力地向世界宣传中国文化。宣传员的角色使辜鸿铭没有漏过说教这位来自如夫人故乡的年轻人,说:什么西洋人欲输人我国的什么新学呀、自由呀、进步呀,都是战争之源,我国文明与欧洲不同,欧洲文明及其学说,在使人先利而后义,而我国文明及其学说,在使人先义而后利。

    芥川龙之介已然听说,对欧洲大战的系列阐述和呼吁是辜鸿铭走红欧洲的一个原因。就战争这个问题入手,开始自己的采访吧……P589

     

    大家的笑声未止,辜鸿铭便又接过话来,说:密斯特胡,上回我听说陈混账(陈焕章)的孔教会要去祭孔子,我就编了首白话诗“监生拜孔子,孔子吓一跳,孔会拜孔子,孔子要上吊”。你说,我的白话诗好不好? P601

     

    要想理解一个不同文化的异邦,尤其是中国这个与其他国家差别巨大的心灵之邦,绝不是儿人所能胜任的。在我看来,首先不该受那些以大写字母开头的名词的影响,什么民主呀,科学呀货本呀服息好,即使不能彻底也要暂时抛开这些东西,让头脑尽量简单,像你们英国的诗人影听那样,才能真正理解一一个异邦的国家。

    这个解释是不失理论意趣的。毛姆感觉很管用,点点头,旋又间:罗素担心中国一且有力量成为一个武力强国,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来对付东西洋人。那时全世界又成何面目呢?

    “是的,罗素是聪明的。他知道老大帝国、黄脸病夫潜伏的能力。但我们可以告慰爱我们的罗素先生——中国是君子之国, 爱好和平,讲求正义,不到迫不得已的时候,决不会去效法野蛮人的行为,走同类相残的下策。”辜鸿铭说毕,轻轻地发出一声笑,这笑直透进毛姆的心田,使他觉得自己的问话很有水准。P608-609

     

    用了几个晚上,辜鸿铭从自己在不同时期发表过的汉语文章里,遴选出了十四篇,想着把它们汇集成册,以《读易草堂文集》为书名公开出版。他征序于老友罗振玉。不愧是光宣两朝的文章大家,罗振玉很快就作了篇含英咀华的《醇儒辜鸿铭》以为序,其中两句,直看得辜鸿铭泪眼泫然:

    天之生君,将以为卫道之干城,警世之木铎,其否泰通塞固不仅系于一人一国已也……君为当世之醇儒,君之文乃天下之至文,沉痛之药石,非寻常学者可等类齐观。

    辜鸿铭坦然接受了老友的奖誉。P615

     

    得知辜鸿铭在北京生活困顿、贫不能自持,德国哥廷根大学哲学教授奈尔逊心急如焚。找到与辜鸿铭有过交往的哲学家盖沙令和爱米,商讨筹一笔款子,给辜鸿铭汇去。

    作为新康德主义者的奈尔逊,是个标准而狂热的“辜迷”。作为辜鸿铭未曾谋面的朋友,他曾亲自捉刀,将辜鸿铭在大战期间发表在各报刊的五篇文章译成德文,以《呐喊》之名在德国出版。至于辜鸿铭的《清流传》《中国人的精神》等书,他更是捧读过十几遍,多读一次,便觉有所得一次。他初读孔子,感觉并没有什么深意,待读了辜鸿铭所著《春秋大义》后,再复读《论语》,才深明孔子之道。他经常向中国留学生介绍辜鸿铭的作品如何的好……P634

     

    在又一次阐述了自己向来主张的“要估价种文明,我们必须问的问题是,它能够产生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男人和女......之后,辜鸿铭得出了自己的文明标准观:真正的文明或评判文明的真正标准,就是像真正的中国人那种“人性类型”所拥有的道德教养,中国无论最高层还是最低层都有一种宁静淡泊的尊严,这种尊严往往不会为欧化教育所动摇,所以英国哲学家罗素先生相信中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并且具有最优秀的文明。P635

     

    王国维受废帝溥仪之召,自上海来京后,与辜鸿铭偶有来往,这次与闻这场演说,对顾维钧的新新观念自是难有共鸣,想来辜鸿铭心有同感,乃唤他起中途退出,以示无声的抗议。

    王国维以治学为本色,年轻时以治文哲之学为主,受罗振玉的影响,尤其随他东渡日本后,转而从事古器物、古史的考据校雠。从日本回上海后,在英籍犹太人哈同所办仓圣明智大学任教,教学相长,其间世事翻覆,鹿鼎频争,并无多涉其书室寒窗。去年不知怎的,经由皇室死党升允引荐,一生未曾人仕的他竟被逊帝溥仪给看上了,降旨让他在南书房行走,不久又“加恩赏给五品衔”“着在紫禁城骑马”。

    王国维和辜鸿铭择一家僻静的茶座坐 了,便大抒起个人的忧虑来,生怕这帮无根无底的西学青年,毁了他视之于比生命价值更高的传统文化。P639

     

    卫礼贤以二十五岁之龄来华,一面传道,一 面勤修中文, 潜心研究中国文化。经多年努力,终成为一位汉学名家,曾将中国经典《易经》《孟子》《论语》《道德经》等译为德文,并著有《中国文明简史》《孔子与儒教》<<中国的精神》>等著作。可以说,十九世纪末洎乎近世,德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基本是以卫礼贤等人的翻译为冲介的。他是难得对中国真正友好的传教士,辜鸿铭尝称他为中国的卫礼贤。P643

     

    听话人道:泰戈尔先生的演说我看很有道理呢!

    辜鸿铭武断地摇了摇头,引用乔治·艾略特的话来给自己助阵“如果有个人时你谈起加减乘除,那么你就可以知道这是对还是错,但是,如果有人和你谈什么无限大,那么这次你就无法知道,人家和你说的究竟是有道理还是胡说八道”。 P649

     

    对尘世生死的琢磨与看透,培植起了辜鸿铭身上的喜剧意识。可兆文均更为即将失去这可爱的良师而深感哀切,他轻轻地抚摸着辜鸿铭的手,泣不成声道:辜先生,你会好的,我们还等着聆听教诲呢!

    “他们那些年轻人都像你们这样就好了,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就有救了……“辜鸿铭微微一声叹息后, 喘着气道:你们做我的学生是幸运的。我现在也还坚信,我的英语是最优雅的英语,中文也是漂亮的中……

    一位女生问:辜先生,如果有一天你将离开这个世界,你感到一生最大的遗憾是什么?辜鸿铭不假思索地回答:批西洋,却得到西人的尊敬;扬国学,却得到国人的鄙视。同学们,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因毁誉留人间,但在心灵上,却实实在在是个好人。P677

     

    2020626日读毕

    202075日摘录于海上

     


    苏ICP备10000618号

    版权所有:由之中文网 联系youzhi3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