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而无味
检索

当前位置:由之中文网 > 食而无味 > 读书摘抄 > 正文
  • 上一篇:《虚构的古希腊文明》——欧洲“古典历史”辨伪 董并生著
  • 下一篇:《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份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
  • 《宫崎市定解读〈史记〉》(发布于2021年07月07日,阅读次)

     

    《宫崎市定解读〈史记〉》观潮丛书 [日]宫崎市定 著 马云超译

    中信出版集团20181月第一版

    叙事文不需要序言,这是清代著名史论家章学诚的名言。 p3

     

    这样的形态真的好吗?当然,这种形态不是从《史记》才开始的,在经学读物中诸如《十三经注疏》等基本典籍里,全都是注释的内容多于正文,实际上也正是经学的研究方法影响到了史学。但是这样一来,就难免产生既不是经学,也不是史学,更不是语言学的感觉。 p5

     

    在公羊学中,孔子的崇高地位可以等同于帝王,因此被称为“素王”。平民中的富豪被称为“素封家”,他们虽然没有封爵,但实际上过着与王公一样的生活。“素王”的用法与此相同,也就是无冕帝王的意思。 p19

     

    下一个问题是吕后能否列入本纪。……但依然使用吕后的纪年,直到清末都没有改写改写过来。将吕后逐出正统,两位少帝出现在年表中,这大概是从日本的东洋史学才开始的。 p25

     

    中国人将时间的推移分解了若干个周期,一个周期往往又分成四段。……最短的周期就是一天,将一天分为昼夜两份也是可能的,但中国一般划为朝、昼、夕、夜四个部分。而在文学上,诗的绝句中也出现了起、承、转、结(又称“合”)。这种将时间推移分为四段的方法,越到后世就越发达普遍,其起源据说可以一直追溯到周代的音乐韵律之中。

    这里的起、承、转、结四个阶段,相比今天辩证法通常认为的正、反、合三个阶段,则多出了一个阶段。要说多出的是哪一个,“起”对应“正”,“转”对应“反”,“结”对应“合”,剩下来的就是“承”了。也就是说在中国人的思考方式中,“正”之后不立刻是“反”,而是某种时间的延长,要在经历“承”的期间之后,才会产生对立的“反”,最后将其统合,产生出新的“正”。作为说明历史发展阶段的形式,我认为比起正、反、合三阶段来,起、承、转、结四阶段要更加恰当。 p36

     

    我在读《史记》的过程中发现,司马迁具有一种在对立中产生新政权的史观,并为鲜明展现这一史观而在本纪的书写中颇下功夫。我将他的史观命名为“辩证法”……他的辩证法是无嗅无味的,纯客观地分析着权力和财力的动向。他写本纪的目的,只在于追求时间推移背后流动的力学。

    我对司马迁的这一态度颇有共鸣。在秦末各地的叛乱中找出农民的阶级斗争是不可能的,观察利益相悖的势力间的力学才更容易看到客观的真实。对汉代以后历史的观点也是一样,只要掀起叛乱就视为进步,这样的史观十分令人不解。杀人和破坏生产怎么会是进步? p43-44

     

    司马迁其实是一个看到文字记载之后就很容易上当的学者。(吴国建国故事,梦寿称王后感叹。子皮附注) p48

     

    所以,“倭属燕”(出自《山海经·海内北经》,原文:“盖过在钜燕南,倭北。倭属燕。”)是战国时代中国人的看法。 p51

     

    这种在本可以获胜的战争中失利、将优势让与对手的行为,后世称为“襄公之仁”。

    ……所以宋人往往被用作愚蠢的代名词……周人就通过这样的故事(守株待兔)来嘲笑宋人的愚蠢。 p56

     

    宋国的开国君主微子被称为殷商的“三仁”,这在《论语》中也能看到。《史记》在《宋微子世家》开头记载了与微子一同劝谏纣王的其他两人,也就是箕子和比干。(三仁:子启即微子、箕子、比干。子皮附注) p56

     

    在春秋时期,两大国若是兼并文化繁荣的郑国就会被其他国家指责为野蛮行径,所以只能暗中干涉其内政,建立起对本国有利的政权。 p67

     

    田和之孙开始自称王号,他就是齐威王,在位三十六年间国力达到鼎盛,其子宣王爱好文学,对各国的学者和游说之士礼遇有加,让他们住在稷门的旁边,这就是所谓的稷下学士,孟子也是其中之一。 p74

     

    在司马迁的理解中,地方政权统治当地的土地和人民必须受到中央政府天子的委任,这是儒家《春秋》的学说,司马迁又认为这在历史上曾实际执行过。因此他相信,春秋战国时代的割据政权必定在某个时代接受了周天子封建的命令,于是将他们写入世家。 p76

     

    自从日本史学界引入唯物史观以来,引发了各种混乱,最令人头疼的就是很多人将理论优先于史实,甚至提出既然中世纪是封建时代的社会,那么中国古代的封建就不是封建。如果一定要将中国古代的封建制理解为封建,就必须像郭沫若首先规定中国的中世纪始于周朝。史观应该是对历史事实的看法和说明方法,如果先确立史观,再让史实为其服务,那就是极端的本末倒置。 p105

     

    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忠”,其对象未必限于君主。把“孝”作为重要的道德教授也是事实,但那是常识性的孝行,并没有说要不惜牺牲性命。毋宁说孔子看重的是“信”,“信”是平等市民之间相互依存的基本性原则。 p106

     

    孔子所说的“仁”,有时候翻译成“自由”最为通顺。《论语》中有:为仁由己,不由人(原文: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译注)。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不受他人的影响、引诱、胁迫,完全自由的人所做的行为自然就可以称为“仁”。值得注意的是,这里不说“为善”,而是说“为仁”。

    ……孔子在《论语》中称赞他们:殷有三仁。这三人都是不畏强权,勇于遵从自己信念的自由人。孔子不说他们是忠臣,却用“仁”来形容他们,这一点值得注意。 p107

     

    司马迁……最尊敬……不屈服任何权威,不败给任何诱惑,依据自己信念行动的人,就是真正的自由人,也正是孔子所说的“仁人” p108

     

    子贡曰:“伯夷、叔齐何人也?”孔子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乎?”司马迁引用这一问答来表达满腔的敬意。……自由是社会环境问题,更是个人信念的问题。别人给予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因为给予的自由一定是有限度的。 p109

     

    平原君将鲁仲连引为贵客,为之设宴并赏赐千金,鲁仲连笑而不受。

    “天下以士自任者,最重要的就是为他人解决困难,除去他们的不幸而不求回报。如果收受一钱,那就是沦为生意人了,这是我做不到的。”

    于是离开了平原君,一生再也没见过面。他同样也为齐国校历,帮助其从燕国收回聊城。将军田单为其功劳请求爵位,他却逃出后移居到海岛上。他曾述怀道:“人一旦被施舍富贵,就反过来要向他人低头。我宁可过贫穷的生活,即便没有地位也不向世间谄媚,我喜欢有什么话就直接说出来。”

    这正是司马迁理想中的人物。 p115-116

     

    据我的考证,游侠的“侠”其实是“铗”,也就是佩带长刀的人…… p127

     

    一般认为,中国古代的“资本主义”在战国时代突然变得活跃,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对此给予记述。

    战国初年的魏文侯将贤者段干木引为宾客,路过他住处的门前也要从车上下来寒暄几句。这是《魏世家》中的轶事,用来赞扬文侯的美德。但汉代的《淮南子》认为,段干木实际上是大驵,也就是著名的马匹中间商……平时还是战时,马匹都是不可或缺的动力源,正如同今天的石油一样。出现大规模的马匹交易和中间人,这意味着资本的积蓄正在进行,所谓的古代资本主义在不断成长。这一资本的积蓄和商业的盛行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变革,成为春秋到战国、战国到秦朝推动政治上统一的原动力。

    秦朝统一天下的背后有大资本家在活跃。堪称战国凯撒的吕不韦是河南的大商人……

    我认为秦国是利用“资本主义”得以兴隆的,结果也在“资本主义”的腐蚀下走向没落,这样的看法更接近现实。 p142-143

     

    卜式不赞成桑弘羊等人的专卖政策,于是向武帝上呈了反对意见,结果左迁为太子太傅。武帝因旱灾而举行求雨仪式,令卜式负责,于是卜式上书道:

    官吏是人民用租税供养的,不应该和商人这样的人民争夺利益。如果把桑弘羊之流下了油锅,上天一定会下雨的。

    《平淮书》的记载到此就结束了,想必司马迁是极为赞同的。他感叹一旦将商人任命为官僚,官吏的风气就会完全堕落下去。 p151

     

    通过《货殖列传》可以看到,中国古代社会有一种“资本主义”在不断勃兴,但后来的历史证明,它没有顺当地发展下去。其原因多种多样,首先是官僚制度的压迫。换言之,比起纯粹的经济盈利,成为官僚后用权力搜集财富要快得多。在这些官吏的暴敛下,资本的运营很不安定,自然不可能产生旺盛的企业意愿。 p157-158

     

    由之

    202176日摘录于海上无乐斋

     


    苏ICP备10000618号

    版权所有:由之中文网 联系youzhi3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