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而无味
检索

当前位置:由之中文网 > 食而无味 > 读书摘抄 > 正文
  • 上一篇:电影《赛德克巴莱》台词
  • 下一篇:《七堂极简物理课》 [意]卡洛·罗韦利
  • 《王阳明传》 燕山刀客著(发布于2022年05月29日,阅读次)

    《王阳明传》 燕山刀客著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192月第一版

     

    眼看来到了成化十二年(1476年),王云已经五岁了,个子长高了,生得皮肤白净,眉清目秀,很招大人喜欢。但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开不了口……

    “我要给孙子改名,改名守仁,字伯安。”……

    “好个孩儿,可惜道破!”王伦一捋胡须,“听明白了吗?我孙子是从云中来的,但叫‘云’就道破了天机,上天这是略作惩戒……”

    王华博览群书,很有见识,觉得老爹听信一个来历不明的和尚之言,就轻易改孩子的名字,这样的行为相当不靠谱。(改名第二天,守仁喊出了爸爸) p4-5

     

    (逃婚一夜,道观遇道长)老人说,养生的道理其实很简单,只要牢记一个字就好:静。……“老子清净,庄子逍遥,他们才能有这么高的道行。要是整日纠缠尘世中的恩恩怨怨,勾心斗角,心中自然充满怨气,必将折损阳寿,养生当然无从谈起。”p30-31

     

    王守仁的字好到什么程度呢?他的绍兴老乡、大书法家徐渭有这样的评价:“王羲之以书掩人,王守仁以人掩书。” p33

     

    王伦生前特别喜欢竹子,他不仅自称“竹轩翁”,还在自己的门前屋后种满了这种植物。(守仁格竹到大病,自此以后,肺病和哮喘成了他一生的伴侣,也对朱熹起了疑问)p35

     

    十六岁时,唐伯虎去苏州参加童子试,就以第一名的成绩拿到了秀才资格……但天有不测风云,随后短短几年内,唐伯虎的父母、妻子和妹妹相继不幸去世,家境衰落……之道二十九岁时,在亲朋好友的资助下,他才去南京参加了南直隶乡试,并一举取得了第一名——解元。

    这一年(1499年)的会试,王守仁与唐伯虎同时在北京参加。

    唐伯虎到底事先有没有得到那份考题,是不是屈打成招,这已经成了千古之谜,难以考证了。冒着终生不得为官的风险去买考题,是徐经这样没有学习天分、不作弊肯定考不上的人,才需要做的事情。

    ……王守仁……第三次参加会试的他顺利过关,并在接下来的殿试中取得了二甲第七名(总排名第十)的成绩,赐进士出身。 p43-45

     

    王考官出的题目是《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p59

     

    朱佑樘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严格实行“一夫一妻”的皇帝……一生之中除了皇后张氏之外,居然没有任何一个嫔妃,这在两千年皇权专制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p65

     

    朱厚照觉得当皇帝没有当黑社会老大刺激,居然天才地想到了一招:他收了京城上百名恶棍为义子,当起了黑社会的保护伞、黑老大,放纵这些人在京城打砸抢杀,然后向他上税纳贡。他不住舒服过头的皇宫,专门修建了豹房锻炼身体,跟老虎豹子比赛摔跤……p65

     

    明朝实行的是两京制,首都是北京,陪都南京有完整的六部九卿十三司,不过除了兵部掌握南方军队实权外,其他部门基本上是荣誉职位……

    面对刘瑾的打压,文官集团……联名上书……带头上书的戴銑,居然被当场活活打死。

    噩耗传来,以蒋钦、薄彦徽为首的南京十三道御史再次联名上书,要求罢免刘瑾……蒋钦连续三次被杖责,共计九十棍,打得奄奄一息之际,依然在大牢里奋笔疾书,请除刘瑾……

    戴銑和蒋钦被捉拿到北京活活打死,打人的命令是武宗下的,但这两人至死都一点不恨武宗,只不停地咒骂刘瑾。 p72-73

     

    “廷杖”是大明王朝最有特色的刑罚方式,就是把触怒皇帝或者权臣的官员拖出午门杖打。负责行刑的是锦衣卫校尉,监刑的是司礼监太监。

    正德元年(1506年)十二月……被打的半死的王阳明(被廷杖四十棍),随即被扔进了诏狱。 p74-75

     

    俯仰天地间,触目俱浩浩。 p77

     

    王驿丞就睡在里面(石棺),也许这样,他才能更清楚地思考生与死、存在与毁灭、暂时与永恒这样的问题。(从而有了龙场顿悟) p103

     

    王阳明从十三岁立志做圣人,开始阅读儒家经典,十七岁有过失败的格竹经历,三十一岁在阳明洞静坐修炼,三十四岁开始授课……

    三十岁的时候,他就已经得了严重的肺病;三十四岁,他得罪刘瑾,遭受杖责,危在旦夕;三十五岁,他遭到追杀,生命悬于一线;三十六岁,他来到龙场……  p104

     

    王阳明把自己的书房起名为“何陋轩”。因为孔子有云:“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书院建立在龙场的山冈上,故名“龙冈书院”。

    五百多年过去了,……可这些土人(本地野人,食人)在阳明小洞天外修建的房子,却一直保留到了今天,并且改建成了王文成公祠。p108

     

    《阳明祠碑记》写道:“阳明之学,言于天下,由贵阳始也。”p112

     

    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吕祖谦为了调和朱陆之间的理论分歧,特意邀请陆九渊及其兄陆九龄与朱熹见面……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

    朱老先生的一贯主张,就是“格物致知”。

    陆氏兄弟则从“心即理”出发,认为格物就是体认本心。主张“发明本心”,心明则万事万物之理自然贯通……因此尊德性、养心神是很重要的。

    此次“鹅湖之会”,双方争论了三天,现场气氛很不和谐,最终不欢而散,没有吵出任何共识,倒是给后世留下了一座鹅湖书院。它与九江庐山的白鹿洞书院、吉安的白鹭洲书院、南昌的豫章书院一道,被称为江西四大书院。 p133

     

    王阳明喜欢南京……去鸿胪寺报到之后,很快适应了这里的工作节奏——悠闲。 p141

     

    所谓“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 p152

     

    第一把火:实行十家牌法。

    严格说来,十家牌法并非王阳明的发明创造。早在商鞅变法时期,类似的保甲制度就制定出来了。 p153

     

    (宁王朱宸濠欲拉唐伯虎入伙,唐寅装疯而逃)逃过一劫的唐伯虎,也就多活了四年,而且这最后的一千多天,他过得很不开心,一直生活在贫困、恐惧与忧愁之中。……幸好……还有这样的诗作能够流传下来……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p194-195

     

    如果不是随从的疏忽,他(王阳明)六月十三日一定会准时参加宁王的寿宴会,那么六月十四日……当天宁府的尸体中,肯定还要增加一具了。 p198

     

    远公(慧远大师)学佛却援儒,渊明嗜酒不入社。我亦爱山仍恋官,同是乾坤避人者。 p240

     

    朱厚照一行到了淮安的清江浦……朱厚照突然想到了当次渔夫……玩得正高兴的时候,船突然翻了。

    ……从此之后,朱厚照就病倒了。这是一件很蹊跷的事情,不排除有人暗杀的可能。

    次年三月,年仅三十一岁的朱厚照在豹房去世……在宫中有皇后和一堆嫔妃,在江湖上还有很多相好,但这些女人都没有给他留下哪怕一个孩子……

    还是那句话:得罪王阳明的人,都没有好下场。 p242-243

     

    王阳明是浙江人,但今天的江西,却留下了太多纪念他的历史遗迹。民国时期,南昌、赣州和吉安三大城市跟商量好似的,主干道全都被命名为阳明大道。 p246

     

    正德十六年(1521年)正月,王阳明在南昌重刻了《陆九渊集》,并亲笔作序。他开宗明义地指出:

    圣人之学,心学也。尧舜禹之相授受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此心学之源也……盖王道息而伯术行,功利之徒,外假天理之近似以济其私,而以欺于人曰:天理固如是。不知既无其心矣,而尚何有所谓天理者乎? p247

     

    黄宗羲在权威著作《明儒学案》中如此写到:

    姚江(王阳明)之学,唯江右为得其传,东廓、念奄、两峰、双江其选也……是时越中流弊错出,挟师说以杜学者之口,而江右独能破之,阳明之道赖以不堕。盖阳明一生精神,俱在江右…… p258

     

    湛若水既是王阳明的好友和创业合伙人,也是当时的大学问家。他将王阳明的变化总结为“五溺”:

    初溺于任侠之习,再溺于骑射之习,三溺于词章之习,四溺于神仙之习,五溺于佛氏之习。p279

     

    铿然舍瑟春风里,点也虽狂得我情。 p283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p284

     

    乾坤有我在,安用它求为?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 p288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这是王阳明留给世界的最后八个字。 p306

     

    嘉靖八年(1530年)十一月十一日,王阳明的灵柩被安葬在了绍兴府兰亭镇花街洪溪鲜虾山南麓。这块墓地是王阳明生前亲自选的……离此无里处,就是著名的兰亭,坟前不远则是洪溪。 p307

     

    万历十二年(1584),也就是张居正死后两年,在申时行的坚持之下,王阳明和陈献章两位心学大师,被隆重地请进孔庙从祀。 p309

     

    王阳明之后,王家五代人中,别说再出个哲学家,连个冀元亨这样级别的读书人也没出现,反而出了不少为争夺新建伯爵位不择手段的丑事。 p312

     

    20220524阅毕于海上无乐斋

     


    苏ICP备10000618号

    版权所有:由之中文网 联系youzhi3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