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而无味
检索

当前位置:由之中文网 > 食而无味 > 解构文字 > 正文
  • 上一篇:断章取义——我看李安的语言
  • 下一篇:[解构文字]
  • 我们关注什么……(发布于2007年09月15日,阅读次)

    我们关注什么……

    《南方周末》823评论版“媒体每次心动,奈何法律不动”一文,层层剖析广电总局作为行政执法机关叫停重庆电视台《第一次心动》选秀节目的程序,结果,“难以找到处罚的依据”。“事实上,格调高低、庸俗与否永远是一个仁者见仁的难题,指望一台选秀节目弘扬主旋律,不亚于海滨浴场穿西装一般令人错愕。”这段文字出于一个文化人的嘴里,多少让人有些遗憾。事实上,文化的格调高低庸俗与否当然会有一个共识的尺度,恰如好事者裸体行走在大街小巷,会是一个“仁者见仁的难题”吗?假如连这个起码的准则也无法把握,很怀疑该文化人的价值观。

    选秀节目也许不在于弘扬主旋律,但肯定不能糟蹋社会价值观、背离社会主旋律,尤其作为承担传播人文精神的媒体,其一举一动应该完完全全地体现崇高的人生价值观、弘扬社会主旋律,假如连这个尺度也难以把握,还是我们的媒体吗?混淆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自有手中的遥控器和行业口碑做评判”,并相信“过于恶俗它必会自生自灭,何需劳烦广电总局大驾?”且不说观众的遥控器问题(毕竟,在浮躁太及的现在,观众尤其是莘莘学子,能有什么东西值得他们去遥制啊),单用行业的口碑来评判,大大的势利,以为经济效益如此丰盈,还会有什么问题?至于恶俗的东西自会“自生自灭”,真是太过弱智,你以为迷信会自生自灭?你以为法轮功会自生自灭?你以为腐败会自生自灭?

    “处罚者不按法律路数出牌,被罚者也不按法律路数自救”,或许算是该文最大的看点,因为国人的法律意识确实长期处于底下的水平,虽然意识形态很难依靠法律明确界定,但至少也需要合理的手续,比如听证会,比如民意调查,比如进一步规范的法律程序。尽管如此,目前大多数选秀节目,是一个严重的精神污染源,应该是个不争的事实,笑笑哭哭、疯疯癫癫、吵吵闹闹是一个明显的特征,看不到健康的朝气、缺乏努力向上的拼搏精神、一切都被名利金钱所覆盖。

     

    由之

    2007915


    苏ICP备10000618号

    版权所有:由之中文网 联系youzhi3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