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林中报碎语
检索
当前位置:由之中文网 > 字林中报 > 教育 > 正文
  • 上一篇:著名高校的“著名”举措
  • 下一篇:假如没有考试……
  • 革命中国教育——关于《规划纲要》的思索(发布于2009年02月27日,阅读次)

    三点创想

    1、义务教育,是一种启蒙教育,在这一教育过程中,大部分学习科目应该取消考试,但可以增加硬笔书法的考级要求。

    2、整个教育历程中,文科教育总是最重要的环节,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这是国人教育最重要的标志性文化特色。同时改英语必修课为选修课。

    3假如还要保留大学精神净化学术氛围的话,或许严肃研究生教育是一个捷径——提高研究生的门槛,降低研究生的规模。

     

    革命中国教育

    ——关于《规划纲要》的思索

     

    初闻政府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欣慰无限。“古之王者,建君民,教学为先”,《礼记》早有断语,眼看国人的教育面目全非乌烟瘴气而现状几乎混乱不堪师道皆失的时候,眼看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发展仰赖“教学为先”的时候,政府着手研究制定《规划纲要》以指导中国未来的教育,可谓用心良苦或许也深谋已久。

    纲要是一种纲领性文件,因此教育本身的问题、教育体系的更新创建首当其冲。只有有了完整的教育体系才会有完整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机制甚至,有了完整的教育体系后,很多问题就不再是问题。其实中国的教育最需要的是理顺怎样才是教育的问题,怎样才算是受过教育的问题。我们不断强化的一些术语概念,比如说素质教育比如说创新教育比如说思维训练,有没有具体的、明确的、可操作的内容和指标呢?因此我们必须在这些具体问题上有所交代,需要有明朗的确切的精准的答案。

    很多年以前美国给出一个“2061计划”,这份计划的出发点是“减负”—— “改变过去20年间学习内容不断膨胀的现象是2061计划的主要目标之一”,并认为,要选择那些经得起时间考验有长久影响的教育内容,尤其要选择“为人生建造知识大厦的永久基础的那些概念”。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参考,去构架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清理学校教育的疑问,以使学校能够完真正的教育目标——让人尽可能达到自我实现和过负责任的生活的目的。

    本文试图给出全新的学校教育概念,本着革命中国教育的精神,创想关于初等教育(即义务教育阶段)、中等教育(即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以及高等教育(大学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三大教育模块的一些基本想法,奢望能够充实完整教育的本质内涵,尤其是在彰显国人的文化精神方面,强调通过教育以后,使人成为有文化的人。

     

    启蒙教育

    义务教育阶段,命之为初等教育,那是每个人最为重要的教育阶段。所谓“性相近习相远”,生命的启蒙将从此开始,所以可称之为启蒙教育。启蒙什么?启蒙人的理性,启蒙人的本性,启蒙人的知性。“要格外重视儿童的精神的形成,而且须及早形成,这足以影响他们今后一生的生活。”(《教育漫话》P29,[英]约翰·洛克 著)中国是一个充满智慧的国度,所以教育更应该体现国人的智慧,从一开始就应该摆脱让孩子成为“机器”的倾向,尤其是摆脱教育的“功利性”,避免成为应试教育的奴隶。假如把义务教育看成为人的启蒙教育,那是一个很纯粹很净化的教育过程,是一个轻考核重参与的学习过程,所以义务教育阶段,应该和应试教育没有什么瓜葛甚至学习的内容,也应该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子,尤其要大量增加“文化”的因素,继承张扬国人文化是我们的教育无可推卸的责任。据此建立初等教育的重要原则是:重教育过程要学习经历,轻考核指标废分数等级。在初等教育阶段,大部分科目无须考试考核,学生在学校将接受轻松愉快的教育,并让学生有充分自由的学习氛围。

    当把初等教育定性为启蒙教育后,课程设置将围绕“启蒙”展开。所以传统的课程将会遭遇革命性的颠覆,一些必修科目将淡出学生的课程表中比如英语,一些从未有过的科目将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比如今人蒙学比如文字学。初等教育的课程设置,大致可以按人性启蒙、文明世界、生命自然、思维训练展开。其中课程的重大变革有:取消英语必修课的地位,增加硬笔书法考级的硬指标,同时提供大量的选修科目。

    英语教学或许是国人教育中最浪费最无效的一个内容,学了十几年的英语还是只认识ABC的大有人在,而最根本的是,大学毕业走上社会后,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必须要有良好的英语基础才能做好工作的。把英语科目由必修改为选修,当是我们最明智的选择。一些把英语看得比母语还重的人士该是反省的时候了,同时大可不必担心英语教学会从此没落。高考恢复之初,英语根本不作为计分科目,很多考生进入大学的时候,英语高考成绩只有十几分,大学毕业后的托福照样能考600分!让想学的人去学,这是教育的最大原则,惟有这样,才会有最佳的教育效果。

    汉字无论从什么层面讲,都可称之为人类文明最为璀璨的发明之一,当我们的国人有一天竟然丧失书写汉字能力的时候,教育是不是对华夏文明犯下了难以弥补的罪过?所以初等教育中不仅要有书法课而且要实实在在地练习以达到规定的等级!

    选修科目将是革命国人教育的标志性举措!当今义务教育阶段,高中教育阶段几乎没有学生选修的空间和科目,甚至大学,选修的科目也是非常有限而且往往形同虚设,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选修。学校要善于发现和挖掘能代表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经得起时间考验有长久影响的教育内容”,中华文明有太多的值得人类传承的智慧,从一年级到九年级,循序渐进,逐步增加学生的文化层次,让学生逐渐理解文明的含义,尊重文化的价值。

    初等教育完成的重要前提,一是班级小班化,一般人数低于二十人。课堂教学从本质上讲是教和学的互动活动,没有学生的“学”,“教”的意义荡然无存,而初等教育的课堂教学活动,更多的时候是以学生主动学习和直接参与的课堂活动,比如一堂古诗课,不是去讲解一首诗而是让学生读不同的古诗,让学生自己寻找字音字义,理解阐释表达出来,甚至让学生自己作古诗。这就要求小班化,以达到最好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只有自主进入到学习过程中,教育活动才算是进行了。

    二是教师要有完备的文化素养,倾心的奉献精神,慈祥的长辈关爱。初等教育阶段的教师,直接影响着孩童幼小的心灵,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便是古人最好的注解。由于大多数科目无需考试,因此教师就必须保证每一个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洞察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

     

       启蒙教育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教育过程,是整个民族精神的基本保证,精心梳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

     

    中等教育

    中等教育由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两部分组成,之所以把这两部分放在一起,是因为它们的共性是决定人生趋向的教育,同时也说明了职业教育和高中教育一样,同样可以决定人生价值。

    “一个学生,当他在一所有‘良好’声誉、基本上配称优秀的学校住上几年,往往出现个性逐渐削弱、热情逐渐低落和幻想逐渐消失的现象,很少还有比这种情况更加可悲的事件了。”(《教育原理》[英]沛西·能著 P252这说明,学校教育的问题不仅仅只是中国的问题,全世界都存在教育把人成为“机器”的倾向。而中等教育则是完成“机器”组装前最残酷的一个环节。为改变这种“可悲的事件”,就要有完全不同的教育理念,而不是在原有的教育框架下,修修补补——从海底打捞上来的泰坦尼克号,修修补补是不能航行的。

    高中教育内容可分为素质教育和思维训练两大块。和启蒙教育最大的不同是增加理科的科目,亦即思维训练得以加强,但也不是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在理科教育上,人的基本素养仍然占用相当的教育空间,其教育的职能不是完全“应试”化,人性的启蒙乃至升华仍然是一个重要内容。高中教育作为大学的前期准备教育,其课程的设置应该和大学教育有一定的关联,尤其是理科内容。但从生命的意义来看,影响一生的往往的是“文”而不是理科,因此从教育的层面来讲,文科在任何时候任何教育阶段都是不容忽视的,而且只能加强。当整个教育环境都在“重理轻文”、“文理分家”的时候,培养出来的所谓“精英”大都是精神残废的价值观是扭曲的,也就不足为怪了。

    职业教育是为就业作准备,和高中教育的差别是思维训练削弱,实践能力加强——职业教育必须要有充分的实习时间,一般不应该少于课堂教学的时间。

     

    高等教育

    假如撇开众多的是非问题,高等教育的最大问题或许是培养目标的问题,由于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显得杂乱无章,科目内容不是陈旧乏味就是空洞单调,难以承当“培养”的重任。而我们的学生,从义务教育到高中教育到大学,总是被动地在“学习”,学生的求学欲望在走进大学校园后几乎疲软,于是乎,大学校园充满了不要学习的学生——更因为没有值得学生去学习的东西,所以身在课堂心在外的,逃课躲进网吧游戏的,一觉睡到日当午的比比皆是。一味指责学生是无济于事的,要问问我们的大学能让学生学什么?我们有什么样的课程让学生觉得应该要学,又有什么样的机制来保证学生的学习。事实就是这样,一些毫无价值的教学内容粗糙编写的教材充满了整个大学教育的舞台,当我们看到那么多学生浑浑噩噩的时候,怎么会不产生一个疑问:这就是大学生?

    科学全面地制定大学的课程教学计划而不是随意匆忙地决定学生的学习科目,乃是改变大学教育的关键。本着让学生确立“为人生建造知识大厦的永久基础的那些概念”,重新探寻和梳理大学教育的课程,刻不容缓。大学是一个通才教育,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我们要把学生引向学习的活动中来,而不是任其荒废宝贵的学习光阴。事实上,没有学习的压力也就没有学习的动力,在无法保证所有的学生都有强烈的求学欲望的前提下,学校必须给出强大的学习压力——学生只有在课程范围内不断地探索求学深究,才能满足学校课程的学习要求。

    研究生教育或许已经成为一个求职的过度或跳板,已然丧失了原本的探索研究的精神、认真学问的态度而变得越来越势利化,这是大学精神严重缺失的标志性特征:导师无心问道,学子无心问学,一切活动皆为虚假,惟有铜钱才是真实。社会环境使得求学不再纯粹,为师个人又利欲熏天,几乎不是靠简单的管理机制就能解决得了的,唯一的办法,或许只能是提高研究生的门槛,包括培养部门的门槛和入学门槛,同时降低研究生的规模

     

    教育不仅是个系统工程,更是实实在在的事业,而且是无法急功近利的事业。现今的教育状态,从一开始就把学生的神经绑得紧紧的,学生根本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以至于到了大学阶段,道德问题、心理问题、价值观问题铺天盖地。陶行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似乎只是挂在墙上的摆设,而且是无人理会的摆设。我们必须确定最为单纯的教育理念以指导我们的学校,确定能够使学生真正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培养出具有中国精神的有文化的人。

     

    由之

    2009226

    于石头城仙林无乐斋


    苏ICP备10000618号

    版权所有:由之中文网 联系youzhi3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