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贤》 赵剑敏著 学林出版社2000年6月第一版
“达则兼善而不渝,穷则自得而无闷。” P10
“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晨起懒床不起,而守门的差役连着催促,一不堪。在野外抱琴行吟,射鸟钓鱼,而吏卒追随如同看守,不得妄动,二不堪。视事时,久坐腿痹不得摇,身上多虱不得搔,裹着官服揖拜长官,三不堪。……哪二者甚不可?每每非议商汤王、周武王,鄙薄周公、孔子,处在当世不止住这种语言,将为当道的儒教所不容,此甚不可一。性子刚直,嫉恶如仇,一贯轻率放肆直言,遇事便发,此甚不可二。 P12-13
……曹雪芹总结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人,写了一阕《聪明累》,云: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P38
养生有五难:名利不灭,此一难也;喜怒不除,此二难也;声色不去,此三难也;滋味不绝,此四难也;神虚精散,此五难也。 P73
“古人有言,善莫近名。奉时恭默,咎悔不生。……予独何人,有志不就?惩难思复,心焉内疚。”
……
“庶勖(xù)将来,无馨无臭。采薇山阿,散发岩岫(xiù)。永啸长吟,颐性养寿。” P74
另有一说是:阮瑀接到曹操的辟除,屡推不掉,逃进了深山。曹操派出军队团团围住,放火烧山,迫使他走了出来。为惩罚阮瑀的抗命,曹操将他打入了乐伎之列。在一次宴会上,精通音律的阮瑀,鼓琴舞弦,放声高歌自度曲:
“士为知己死,女为悦者玩!”
曹操大悦,满座尽欢。 P92
可是在洞穴中,自编草帘为被,披着发,一脸古气的孙登,任凭阮籍拿出怎么个诚恳态度,怎么缠着说,横竖不予答理。
……
对大隐隐于朝的说法,孙登们颇为反感:这完全是尘缘深重的人,为自己开脱。这些人一方面享受着荣华富贵,一方面又想获得灵魂的安慰,欲占尽天下的好事。他们认为:作为真正的隐士,当具备安平乐道的彻底精神,如若这种精神与现世状态发生冲突,当脱下官服而穿上布衣,当放弃鱼肉而嚼食菜根,当退掉华屋而住进陋室,当斩断常人垂涎三尺的名缰利绳而求取自然之道,最后,实在不得已,还当抗拒权贵杀身成仁。 P114-115
……阮籍又从心底里瞧不起司马懿,瞧不起他的理由简单又复杂,以简单论可以和刘邦等而视之,以复杂论则别具一格。他特会装,附于强主则装孙子,寄于庙堂则装忠臣,列于同僚则装长者,行于民间则装贤人…… P130
“禽兽知母而不知父,杀父,不过是禽兽之同类。杀母,禽兽不如!” P141
一日复一日,
一昏复一昏。
容色改平常,
精神自飘沦。
临觞多哀楚,
思我故时人。
对酒不能言,
凄怆怀酸辛。
愿耕东皋阳,
谁于守其真?
愁苦在一时,
高行伤微身。
曲直何所为,
龙蛇为我邻! P149
当年,他在广武山上长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P156
伏义在给阮籍的信中说:“君动则不能龙摅虎超,如伊尹、霍光那样辅助天子;静则不能珠潜璧匿,似巢父、严子陵那样隐居野外。”
……
阮籍不想沉默,用讽喻的语调作了答辩:“夫九仓之高,迅羽不能寻其巅;四溟之深,幽鳞不能测其底。” P164
阮籍眼狂,会做青白眼。 P166
屈原的终极旨意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阮籍的终极感触是:“天地解兮六合开,星辰陨兮日月颓,我腾而上将何怀?” P174
在苏门山,阮籍见到了当时的高士孙登,虽与之交谈未遂…… P177
“昔者天地开辟,万物并生。大者恬其性,细者静其形。阴藏其气,阳发其精,害无所避,利无所争。放之不失,收之不盈;亡不为夭,存不为寿。福无所得,祸无所咎;各从其命,以度相守。明者不以智胜,暗者不以愚败,弱者不以迫畏,强者不以力尽。盖无君而庶物定,无臣而万事理,保身修性,不违其纪。惟兹若然,故能长久。今汝造音以乱声,作色以诡形,外易其貌,内隐其情。怀欲以求多,诈伪以要名;君立而虐兴,臣设而贼生。坐制礼法,束缚下民。欺愚诳拙,藏智自神。强者睽视而凌暴,弱者憔悴而事人。假廉而成贪,内险而外仁,罪至不悔过,幸遇则自矜。驰此以奏除,故循滞而不振。
“且汝独不见夫虱之处於褌中,逃乎深缝,匿乎坏絮,自以为吉宅也。行不敢离缝际,动不敢出褌裆,自以为得绳墨也。饥则啮人,自以为无穷食也。然炎丘火流,焦邑灭都,群虱死於褌中而不能出。汝君子之处区内,亦何异夫虱之处褌中乎?” (阮籍《大人先生传》)P178
人到五十五,是为出山虎。 P201
天门山今谓百家岩,在县西北三十七里,以岩下可容百家,因名。上有精舍,又有锻灶处,人云嵇康所居。《图经》云:“山下有刘伶醒酒台,孙登长啸台,阮氏竹林,嵇康淬剑池,并在寺之左右。” P259
诗圣杜甫,曾就当时以饮酒闻名的贺知章、李琎、李适之、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焦遂八人,作了《酒中八仙人歌》……
知章骑马似乘船,
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
道逢曲车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
饮如长鲸吸百川,
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
举觞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
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斗酒(一说“一斗”)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
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
高谈雄辩惊四筵。 P264-265
《酒德颂》:
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行无辙迹,居无室卢,幕天席地,纵意所如。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榼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余。
有贵介公子,缙绅处士,闻吾风声,议其所以,乃奋袂扬襟,怒目切齿,陈说礼法,是非蜂起。
先生于是捧罂承糟,街杯漱醪,奋髯箕踞,枕曲藉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兀然而醉,豁然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若江海之载浮萍;二豪侍侧焉,如蜾赢之与螟蛉。 P267
崇奉无为,也即崇奉“无”,而反对“有”。此宗旨在魏晋时代,是由正始名士的首领何晏等发其旨,由竹林七贤的代表阮籍等承其宗,由西晋名臣的佼佼者王衍等叙其流。 P270
南朝梁的诗人刘孝先,曾就竹子的风采和精神,赋了这样一首诗:
竹生空野外,
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
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泪,
羞入上宫琴。
谁能制长笛,
当为吐龙吟。 P317
白天是:“息徒兰圃,秣马华山。流磻平皋,垂伦长川。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嘉彼钓叟,得鱼忘筌。”
晚上是:“闲夜肃清,朗月照轩,微风动袿,组帐高褰,旨酒盈樽。”(嵇康《赠兄秀才入军十八首》) P320-321
当时的学术界,流行的风气是,交情管交情,学术管学术。在学术上可以争得面红耳赤,可以拍桌子摔凳子,可以用戏言奚落对方,但争完了,交情依然如故。这种豁达的风度,促使了学术智慧的生长。
这种风气,历经魏晋和南朝,此后绝迹了。 P325
“……人生而有情,若硬要消除情,人生等于无生,没了意义。嗜欲,好荣,恶辱,好逸,恶劳,皆是出于自然,且为圣贤所重。……”
“人口好五味,目好五色,清欲发动则思交媾,饥渴袭来则思饮食,只要用礼规约,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绝味弃色的话,说说可以,斗斗嘴也可以,真的行来,必置人的性气和情志郁而不通,无益于养生。”
“至于导养得体,可上获千余岁,下可数百岁的说法,也不尽然。……万物秉气而生,各有各的寿数。若性命以人的巧拙而分长短,圣人穷理尽性,势必享长寿。然尧、舜、禹、汤、文、武、周、孔这些大圣人,也不过上获百年,下获七十。此实是天命有限,非人力所能抗争。”
“况且,人生的欢乐,是恩爱相接,天理人伦,美颜娱心,荣华悦志,饮食滋味,以此宣泄人的五情。至于图纳声色,则是为了开通性气,是上古以来先王都遵循的不易之理。”
“若违反自然之道,离亲弃欢,约己苦心,不过是积尘露以望山海,恐怕功在身后,实不可希冀。纵使强行而做,也少有所获,却弄得一生如行尸走肉,与木石为邻,正所谓不病而自灾,无忧而自默,无丧而素食,无罪而自幽,追逐侥幸,功不答劳……”
“如此生活,长生尚且无欢,何况以短生相守!”(向秀《难养生论》) P326-327
司马昭发问道:“
箕山,是古高士许由的隐居之地。司马昭此言的意思是:你不在竹林隐居,跑到这里来干吗?
向秀舍过讥讽之意,顺着对方的话头说:“巢父、许由,狷介之士,吾常谓彼人不达尧意,不足为慕。” P332-333
《旧思赋》并序:
余与嵇康、吕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羁之才。然嵇志远而疏,吕心旷而放,其后各以事见法。嵇博综技艺,于丝竹特妙。临当就命,顾视日影,索琴而弹之。余逝将西迈,经其旧庐。于时日薄虞渊,寒冰凄然。邻人有吹笛者,发声寥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云:
将命适于远京兮,遂旋反而北徂。
济黄河以泛舟兮,经山阳之旧居。
瞻旷野之萧条兮,息余驾乎城隅。
践二子之遗迹兮,历穷巷之空庐。
叹《黍离》之悯周兮,悲《麦秀》于殷墟。
惟古昔以怀今兮,心徘徊以踌蹰。
栋宇存而弗毁兮,形神逝其焉如?
昔李斯之受罪兮,叹黄犬而长吟;
悼嵇生之永辞兮,顾日影而弹琴。
托运遇于领会兮,寄馀命于寸阴。
听鸣笛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寻。
伫驾言其将迈兮,故援翰而写心。 P335
由之
2013年新春再阅并摘录于石城无乐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