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匣子
检索
当前位置:由之中文网 > 黑匣子 > 网语硬盘 > 微信大集 > 正文
  • 上一篇:对话日本前首相:退休后啥待遇都没有……
  • 下一篇:美国《商业周刊》:任正非是新时代的成吉思汗!
  • 没有公共精神,却崇尚集体主义(发布于2015年05月20日,阅读次)

    中国式道德悖论:没有公共精神,却崇尚集体主义

    ——杨利川

     

    为什么号称最有集体主义精神的民族实际上是一盘散沙,没有合作精神。为什么号称礼仪之邦的国民,却最缺乏公共素质。我们经常讲,我们出国以后为什么大声喧哗,为什么毁坏人家的公物,为什么爬人家的古迹,为什么满地扔垃圾,我们在国内任何一个节日完了以后,满地都是,任何一个漂亮的赏花的地方,等人走了以后,满草地都是垃圾,甚至天安门广场上也扔得遍地都是垃圾,沾得到处都是口香糖。

    为什么一个最服从威权管制的民众却最不守规矩?说中国人不守规矩。可是,实际上中国人管制最严啊,最听话啊,怎么到这儿就不守规矩了呢?为什么自以为最爱国、最有民族性的国民,却最不爱惜自己的家园和公共资源?我有一次到云南一个什么湖去旅游,这是真事,那一天是9·189·18是什么日子大家知道吧。我就在湖边上,离我大概几米远有两个这么大的垃圾箱,围着那个垃圾箱满地都是垃圾,还有人在地上扔呢,我当时就这么喊,我说“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有本事把垃圾扔日本去。”我就这么喊的,确实让人愤怒。

    我们自己的家园,我们自己的资源,我们自己在毁,但是说起民族、说起爱国,谁的嗓门都大,能游行,砸人家丰田的汽车,砸人家日本的拉面店。为什么最爱面子的中国人却没有自我尊严?面子和尊严有区别吗?有关系吗?大马路上插队、不排队,汽车挤来挤去的。从来没有人说这太丢人了,这不好意思。没有。谁抢了是谁的。

    为什么最重视道德教化的国民,却最讲究实惠、迷恋物质,缺乏精神生活?中国人不是道德礼仪之邦吗?但是中国的物质主义最强,没有信仰。其实很多人艺术品位也很低,有人说得就比较激烈,比如高晓松,中国人哪懂音乐?没有艺术。他就是搞艺术的,但是他批得非常狠,他是有道理的。

    总之,崇尚集体主义,却没有公共精神,这就是中国道德的悖论。集体主义和公共精神是分开的,是两个问题。

    我们看一下西方发展的历史脉络。这个很简单,古希腊的城邦政治和哲学,它反映了什么?个性、主体精神和理性的发育,斯多葛派的自然法和民主的雏形。古罗马的司法精神,十二铜表法,对个人财产的确立以及法律的独立,法官系统的建立,当然更详细的还有很多,包括程序正义、实质正义这个概念在古罗马的时候都有。

    封建制度与基督教,刚才我讲了,信仰、政教分离和社会的相互制衡。

    到了近代,就是社会转型的不同路径,当然现在一般把它分成三条。这是一个比较经典的说法。以前我们知道,所谓启蒙时期,主要是讲法国的自由平等博爱、社会契约等等,但是现在对法国大革命有一些新的解读,比如托克维尔等等很多。但同时我们就找到了在北欧尤其是在英伦三岛的英国的道德哲学,普通法的传统,议会的传统,和市场机制(由亚当·斯密提出),这些人他们有一个更加顺应人性的、更加平和的一条转型道路,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被称为美德社会学或道德哲学。亚当·斯密提出来天然的自由体系就是我们的市场经济。而亚当·斯密是一个伦理学家、道德学家,他不是经济学家。

    当然,最后还有美国的,美国的自由法制和对制度的主动选择。为什么?因为它是借鉴了欧洲的人类文明成果,到了美洲大陆上,人为地设计出来,通过制宪会议等等设计出来。当然,这里面我又会回到地理环境,但是这说起来会有很多,因为美国就已经不是地理环境所影响的国家了。因为美洲大陆是没有产生现代文明的,是英国人带过去的,建了美国。这要说起来,很多人就讲,你讲欧洲的地理环境特点,中国地理环境的特点,还有很多很多很有趣的,为什么澳大利亚是这样,为什么印度尼西亚是那样的,为什么新西兰是这样的,为什么美洲大陆是这样的。其实这些现代产生的这个社会,都不是当年的地理环境所造成的,都是移植过去的。当然这是另外一个问题。

    那么,中国的道路是一个从“天人合一”到“天下为公”的道路。从哲学上说,在古代的时候,中国的哲学是一个主客不分的本体论的哲学,其实很早冯友兰就说过,中国的哲学从来就没有走进认识论。为什么?我们说,人类的哲学史首先从本体论,本体论当然也有偏向于主观的本体论和客观的本体论,然后才走向认识论,从认识论到最后走向实践的自由的哲学。而中国的哲学就没有走出本体论的范畴。为什么?因为它主客不分,也就是说,它的主体在哲学中就没有独立出来,当然它反映了一种最早的亚细亚的生产方式,原始的土地公有制的背景。在这种背景下,人的个体得不到发育,人的主体得不到独立,它不能跟客体变成一种对立的,不能够反过来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

    因此,它形成了一个整体主义的价值观。整体主义,必然伴随的是一种道德主义,就是道德治国。我们知道,什么叫道德?一般认为,利他的、整体的,是道德。自私的、自利的,甚至损人利己的,是不道德。这是对的。但是怎么样实现利他?怎么样能够保护利己?这些在东西方是不一样的。中国的整体主义的价值观,必然形成一种道德治国,必然形成一种轮回的历史观。因为你不能够真正认识自然,不能够从自然中跳出来,那么它也必然形成一种原始的唯物主义,它跟西方的形而上的、崇尚唯心主义的、崇尚精神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同时,它有一种无神的宗教,其实就是我们的佛教。我们的佛教是从印度教过来的。但是印度教和西域的佛教最早是小乘佛教,但是到了中国以后,通过一再的改造,最后变成禅宗以后,就越来越变成一个大乘佛教,有些人很骄傲地说:你看我们大乘佛教,普渡众生。我不做褒贬。但是普渡众生,它和小乘佛教的特点恰恰是,个性的谱系是不一样的。小乘佛教更注重个性的张扬和独立,而大乘佛教淹没了个性。

    那么,在政治结构上,在社会结构上,就形成了大一统的社会结构。我书里专门有一章叫“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就是讲若干从思想到文化到政治体制,怎么样形成一个大一统的天下,当然主要是在秦汉以后。

    中国的历史就形成了一个个性不发育的历史,从思维方式上,最早是从天人合一开始的。有些人说,你看我们天人合一多生态啊,多环保啊,和宇宙共生共灭、一体。但是它的本质不是这个意思。天人合一的本质实际上反映了一个主客不分的思维方式。当然,在政治上,它甚至反映了一种内圣外王、皇权政治的这样一种逻辑,比如说天子、皇帝的绝对权利,它都是从天人合一中来的,它在政治上也是用天人合一来做的解释。

    在这个条件下,就形成了一种民族劣根性,这种劣根性就是奴性和伪善。当年严复说了八个字,他说“华风之弊,八字尽之。始于作伪,终于无耻。”到现在我都认为是对的。当然,我们的民族还在开放,还在进步。但是,其中我说的是“劣根”,咱们不做太大的“政治正确”的说法。确实是,非常严重。比如现在我们的毕老爷的事件,你说他是讲了真话好,还是讲了假话好,是告密好,还是不告密好?现在也传得一塌糊涂。其实,任何一件事大家都在这里讨论,都反映了这种风气。

    当然,这里面逻辑上是可以推导出来的。比如人性善还是人性恶?中国人讲人性善,西方人大部分讲人性恶。当然,中国也有讲人性恶的,比如杨朱。但总体上最后以人性善为主流。人性善就是刚才我说的,整体主义的价值观,必然伴随着道德至上。但是实际上,人性善的结果是抹杀了人的天性,人的利己主义的自然本性,人的欲望,所以才“存天理,灭人欲”。实际上它是抹杀人性的一种理论。

    在这种情况下,历史的发展就会使人变成一种伪善。我在这个书里面也做了一个详细的论证。实际上,相当一部分我引用了黎鸣先生的论述。我不知道在座的有没有看过黎鸣的《中国人性报告》。当时他就这么几句话对我非常有启发,“中国的人性善导出了一个恶的社会制度,西方的人性恶、承认人的天性,导出了一个法制的、善的结果。”

    西方是主客分离,我们是主客不分。西方的逻辑思维,它的理性主义,它的信仰,它的科学精神,其实都是来自这儿。没有主客分离,就不能够反观现实,就不能够改造自然,就不能够认识自然界,就不能产生理性、逻辑和科学。所以我说它标志着人的本质性的东西:精神萌动了,人的本质是什么?就是他的精神,他的理念,他的自由意识。自由意识苏醒了,主体性就出现了。

    主客二分使得本体论有了内在的丰富性,使得事物有了内在的对立,矛盾的转化,从而有了发展的动力。我们讲黑格尔的辩证法,当然黑格尔的辩证法他也是从古希腊,一直到康德,这么过来的。只有对立,才能产生新事物,这是它对立统一的最核心的精髓。所以主客二分才使人产生动力,所以西方历史是一个进步的历史。

    而中国由于主客不分,思维停留在一个原始自然的状态,要我说就是老鹰没有飞出这个大森林,正像一个幼年没有把自我和自然界分开那样。有孩子的人都知道,小孩一开始是不会说“我”,我那个孩子小名叫莎莎,“莎莎要吃”,“莎莎要吃”,我不记得什么时候会说“我要吃”了,但是她是有一个过程的,当她把自然界和自己分开的时候,她就会说“我”了。

    中国的哲学始终没有走出这个本体论的范畴。这个,很多哲学家都讲过,只不过我把它串起来做一个新的解读。所以我说,我们的祖先似乎特别留恋人类的孩提时代,尽管它曾经是那么的早慧。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制度丰富多彩,确实是,但是就像老子说的,“我们要回到婴儿时代”。

    所以我说,主客分离的重大意义在于向认识论进发,人类的思维才能往前走。

    主体、努斯,理念、自由意识、道德律,大家知道这都是谁说的,绝对命令,这些在西方思维的发展史上,看出来它是一个非常积极的,强调精神的、强调主动性的、强调自由性的、强调主体意识的一种思维方式。如果没有所有这些唯心主义的发展,那么一个大写的“人”就不能确立,历史就不可能进步,世界就不可能被认识和把握。我在书里讲到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关系。以前我们马克思主义的教学说,人类历史是一个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斗争的历史,因为我多年没有上课了,我不知道现在是不是还这么讲,然后人类是从唯心主义走向唯物主义,从错误走向正确的,完全是瞎扯。甚至马克思也不是这么说的吧,马克思到了19世纪,他批判18世纪的机械唯物论费尔巴哈,在研究批判黑格尔的时候,他对黑格尔更是情有独钟,认为18世纪的唯物主义没有看到人的能动性,甚至对唯心主义的这种精彩、这种伟大都加以赞叹,连马克思都是这么讲的,因为它反映了人类的精神。

    最终我想讲,人的个性,利己主义,个人主义,人的天性,最后怎么走向成熟呢?在于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一致。我讲个人主义,讲个人权利,为了什么?是为了讲个人和社会、个体和整体,到底是个什么关系。历史证明,市场经济和法制民主是顺应人性发展的结果,也是人性成熟的重要条件。其中,个人权利尤其是财产权是最核心的东西。

    人性成熟的标志就在于,个人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在这个市场经济和民主法治中实现了与公共利益的一致。并不在于说个人可以无限制地张扬,无限制地发展,那么自由是什么?自由就是你不侵害别人的自由。个人的权利,当它进入到一个体系中的时候,它就和公共利益一致了。这个体系是什么?亚当·斯密说,叫天然的自由体系,就是市场机制。当时他可能用了“贸易”、“商业”、“交换”,但是是一个商业体系。很多人论证了,甚至说得更绝对一点,说个人的恶,通过这个体系,达到了公共的善。他们找到了,其实也不是他们设计的,是人自然发展的。因为这个贸易、交易从古代就有,但是到近代,到工商业时代的时候才真正成熟。他们找到了公共利益的一致。

    一个发人深省的悖论就是,你如果承认人的个人利益是天然合理的,如果顺其发展,并且确立它的合法性,你就找到了那个可以安放它的社会载体。相反,你越是不承认它,越是企图压制它,它就恰恰以自私自利和一盘散沙的魔鬼形象冲击公共利益。这就是中国文化的悖论。我刚才讲,集体主义为什么造成一盘散沙?道德、礼仪之邦,为什么大家反而只追求物质,反而没有什么道德感?然后成天讲共产主义,结果实际上谁也不关心公共利益,因为你没有找到这个载体,而且你不断地去压制和阻碍这个人性,就像扫黄打非一样,你不建立法制,成天打来打去,永远也打不完。

    相反,如果你承认人的利己本性,以个人为目的,鼓励个性的发展,也就走出了一条自由主义的道路,就将形成一个横向的社会。在这里,社会治理形式它是手段,而目的是什么?目的是人的自由,使人的自由得到充分发展,每个人的利益都得到满足,也包括具有道德感的社会性公益目标,因此,个人和社会就实现了完美的结合。

    所以,中国由“天人合一”导出了善,而西方由“人与上帝的分裂”导出了罪。其实我有一段是讲《圣经》的,我今天没有讲,《圣经》反正弄得我头疼,我写了那么一段,其实我也没研究透,但我觉得这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就是说,西方人的这种罪感到底怎么来的?我是把它和中国的“善”结合在一块。中国人从“天人合一”导出来“人性善”;而西方人说“人和上帝的分裂”,因为不听上帝的,你和上帝分裂,变成了原罪,但西方人并不是说他的恶是罪,说他的利己、欲望是罪,不是!是因为你没有听上帝的,这才是罪。结果,来自“天人合一”的这个道德体系,却将人性与社会对立起来,它的结果是悖论。反而,来自“人与上帝分裂”的原罪说却追求一种更本质的社会关系。因此,形成了两种社会。

    其实,我在这里讲的核心就是,我们不是老讲“天下为公”吗?实际上是有两种公,一种公是纵向型的,一种公是横向型的。纵向型的社会是以整体为目的,横向型的社会是以个人为目的的。纵向型的社会,它的管理模式是行政化的,叫做管制型社会。横向型的社会,它的管理模式是法制的、民主的、宪政的,是契约型社会。

    这一点我个人特别有体会。最近这一年多我在加拿大买了个房子住,不瞒大家,我不是为了投资,为了移民,或为了逃避财产什么的,我就是想体会人家的那个公民社会。温哥华隔着乔治亚海峡过来,是一个岛,这个岛有三万一千平方公里,台湾岛是三万四千平方公里,台湾人是两千三百多万,这个岛是七十五万到八十万,它由一个一个的小镇,一个一个的家庭农场,一片一片的森林,一块一块的湖泊和整个一个美丽的海滨组成。我买的那个房子在一个七千人的小镇上,我忽然觉得这个地方就是托克维尔笔下写的那个19世纪的美国小镇,太和谐了。所以我跟别人说,这个地方是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同时也是原生态的人文环境,我懂得了什么叫社区自治,什么叫尊严,什么叫“法治自觉”。

    我就举一个例子,比如那个地方限速80公里,你开到90行不行?开到100行不行?我说行,但是你不要:第一,你要是开在第一个的时候你就尽量不要超速太多;第二,你不能超过别人又钻来钻去,但是你只要随大流时,超速一点问题都没有,不会有摄像头管你。难道它没有法治了吗?不是,它就是符合人性,它的前提就是不要影响他人。每个人都会觉得影响他人是个非常不尊严的事,是非常丢人的事。有一次我去商店,我们进门的时候,进去了开始要买东西了,忽然有一位女士过来跟我们讲话,我英文不太行,我弟弟在旁边,我说她讲什么,他说她来给我们道歉,为什么道歉?他说,因为我们进门的时候那个人出门,她没有注意,跟我们有点好像挤着过去的,她觉得非常不好,所以来道歉。类似这样的事情太多了。可能我们很多人在国外呆过,可能都看过拉链式的排队,一个咖啡厅只有一个服务员,但进去了五个人,大家怎么办呢?中国式的就是呼啦全拥上去了;还有一种办法,排一个长队,人家就全在门口站着,那个人走了,大家都知道谁该到前面去,或者两个队拉链式的。这种东西怎么形成的?我说,中国人在现代这种局面下永远学不会,当然还有垃圾分类、循环经济,他们那个二手店、旧货店,让你感觉到这个社会太廉洁了,简直太绿色了,太符合人性了。所以,我们去交税的时候兴高采烈,高高兴兴的,哎呀我们真的是纳税人,因为我们买了一个永久产权的房子,真的是这种感觉。我们想,我们都60多岁了,我们一定要体会一下什么叫公民社会,不然这辈子白活了。

    接下来我要说,因为是管制型社会,所以它只有刑法和王法。中国自古以来是重刑法的,而西方是重私法的,私法就是民法。所以,我最后落脚是两种不同的“公”。为什么有前面那些所谓的悖论,我们成天讲“公”,为什么不守规则,一盘散沙,又没有道德?其实是两种公,一种叫纵向的公,一种叫横向的公,我们所提倡的是横向的公,这是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而集体主义它不是公,只有公共精神是公。所以有人老说,集体主义和公共精神是什么关系?就是这个关系。它本质上是不同的,有人老把它当一回事,说集体主义不就是公共精神吗?不是,完全是两回事。有些人在纵向的维度上,他们很公,很懂得听上级,老老实实,唯唯诺诺,但是一到横向的时候,横得根本不懂得跟人合作,又不讲诚信。在中国很多是这种现象。然后在单位可能五好员工,到了马路上开着车“啪”一口痰就吐出去了,经常会有这种现象。

    我们的道德要回撤到私人领域,它才是天然合理的。所以我认为,道德的真正意义在于公共精神,没有公共精神是不道德的,但是中国的道德恰恰在私德领域里面,这是梁启超当年提的。所以,实际上中国是没有道德的,中国的道德其实都在私德里面。私德领域里严格来说是不能成为道德的,表面看它是道德的,成天“天下为公”,但是实际上它是一盘散沙,非常自私自利,非常物质化,它反而是走向不道德的。所以,特别有辩证意味的是,中国的道德内容虽然是非常私德的,但是它却被公器所统治,而道德越是被公器所统治,它就越被压缩在私德的狭窄空间,离公共精神越远。

    只要国家权力还是作为道德的机构,干预个人的“道德”(后文解释为何道德加引号),这个社会就一定是不道德的。比如咱们中宣部它肯定就是一个管道德的机构,来干预个人道德,它越干预,这个社会就越是不道德的。这句话是来自哈耶克的,我把它解读了,哈耶克说“政府不再是一个旨在帮助个人充分发展其个性的使用的机构,而成为一个道德的机构。”他是在批判这种现象。这里的道德一词,不是作为不道德的反义词来使用的,而是指这样一种机构,它把一切道德问题的观点都强加于成员,而不管这种道德是道德的还是不道德的。

     

    来之微信:2015-05-07新观察家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TE4MjAzMA==&mid=206035732&idx=2&sn=09fc161dd59f70506ba0527164848846&scene=1&ptlang=2052&ADUIN=517431632&ADSESSION=1432100277&ADTAG=CLIENT.QQ.5389_.0&ADPUBNO=26466#rd

     

     


    苏ICP备10000618号

    版权所有:由之中文网 联系youzhi34@126.com